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默氏录》正文 第九十八章 条件
    对于武道上的人来说,‘见识’一下对方的武艺,意思基本上就等于是约战讨教了,也无怪包括老爷子在内的这些杨家门下之人都齐齐变了神色。

    武修界发展到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不流行艺成之后约战各路高手来成就名声这一江湖套路了,真想打出名声的话,还不如好好包装一下自己然后混进娱乐圈来的省事许多。想要用老传统的方式踩着其他高手上位,保不齐还会有断送前程的风险。

    虽然文明社会禁止私擂斗殴以命相搏,但是武人切磋还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那便是签订‘生死状’。当然现在所谓的生死状并不是真的为了可能分出的生死而来考虑,更多的是不管胜负结果如何不可怀恨记心伺机报复的意思。所以一旦有前辈高手不忿年轻人恃才傲物,在交手中施了重手或者给对方留下什么隐伤,那也怨不得人家。

    反过来说,如果明知有这样的风险还找上门约战的话,那这年轻人就当真是有点目中无人的意思了,至少是觉得稳操胜券才胆敢这般施为,以至于当老爷子跟几个武师看清陈默的样貌年纪后,脸色其实都不太好看。

    “哦?还要请问这位少侠高名大姓?师出几何?”杨老爷子白须一竖,沉声问道。

    陈默不知道这老人家缘何问得这般严肃,但也是下意识的应声答道:“陈默。”

    “原来是陈家子弟,看来豫北陈家如今也是俊彦辈出,你小小年纪便又这般魄力,当真是难得啊。”老爷子一脸肃容的说道:“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却也不怕此行不慎伤了筋骨,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吗?”

    陈默一脸茫然,不明白杨家镇一行如何就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而且还扯上了什么陈家,难道在武修界的人眼中,姓陈的人只能是来自一个地方吗?

    当然陈默不知道,豫北陈家正是与冀南杨家伯仲之间的四大武学世家之一。华夏武修界如今由宋、冯、杨、陈四大家领衔,其中宋、杨、陈三家较为世人所知,也广纳外贤,俨然成了华夏境内习武之人趋之若鹜的三大武学圣地。而据说冯家武学向来一脉单传,鲜有外露,却是成了最神秘的那一个。

    这个暂先不提,且说如今这三大家族的关系。

    杨家与宋家一向交好这个先前已经说过,两家交往频繁,已然成了互通有无的世交关系。至于陈家,最早也是以陈氏内家拳而闻名,因为杨家武学乃是集百家所长而成,包括其他两大世家的流派武学都有涉及,所以早年更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这么一句话在武修界流传,以至于陈家人一直对杨家都不怎么待见,毕竟自己流派的武学仰仗别人来发扬光大,怎么看都不算光彩。

    当然时代变迁之下,这种思想随着武道的没落慢慢淡化,如今对于豫北陈家,杨家虽谈不上与之关系融洽,但是这些年来彼此其实也是客客气气相安无事,大概只有老一辈人还记得这一层芥蒂。

    所以一听陈默的姓氏,杨家老爷子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豫北陈家一脉,更是肃容以待,以为陈家人终于耐不住性子想要来一讨颜面。

    陈默还在茫然之际,一旁的杨旭一拍脑袋,暗恼自己这两年已经习惯了普通人的相处方式,一时间竟然忘了武修界的规矩,赶忙开口解释道:“老爷子误会了,陈默其实并不是我们武修界的同道中人,更与那豫北陈家没有什么干系,这一次随孙儿回来,确实就是单纯的想见识我们杨家武学而来的,没有别的意思。”

    旁边几个武师听言登时傻眼,面面相窥,老爷子更是对杨旭瞪眼道:“当真不是?”

    杨旭尴尬道:“至少在今天之前肯定不是,这一点孙儿可以保证。”

    陈默对武学一道的学习掌握能力虽然令杨旭都感到惊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