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踏雪玉摧红》正文 第七十三章 色目后裔
    当然,还有另外一队人马也与赶往南昌的途中。

    人间四月,金陵码头人山人海,花魁与月旦之才们集结完毕,知府燕攀龙到现场致辞完毕,在马班头护送之下,挤开了人群,默声回了应天府衙。

    一想到这些绝色花魁们离开的这一段时间,十里秦淮便似乎失却了所有颜色,与会的金陵各界名流们情难自禁,纷纷洒泪当场。

    这一日,老天也是应景,细雨如愁,席天幕地,真真是:惜别时刻雨纷纷,痴男怨女欲断魂。

    赵半城地拨调出新近试水成功的三条新船,方便巡演人员出行。

    眼见着白色的风帆逐一升起,三艘大船缓缓驶出码头,大船之后,各色小船铺满了水面,都是些金陵各界名流们雇来的船只,浩浩荡荡地送出了十里,若不是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指挥使罗养性出面喝斥,还不知他们准备要送出多少个十里。

    罗养性身负重任,主要是保护着南京皇城的周全,个人不方便远离金陵,这时间也只好早早细做安排,指派了一批精明的锦衣卫,早己扮作船工,厨师等模样分别登船,一面暗查那几个挟持花魁的褐衣人,一面搜寻马怜儿的下落。

    只是这次巡演规模空前,随行人员众多,那些褐衣人狡猾之至,极懂得化妆隐形之术,锦衣卫的细作们虽搜遍了这三艘大船的角角落落,依旧一无所获。

    考虑到马怜儿依旧在对方的手中,罗养性更加投鼠忌器,不敢将对方逼得太紧,船队又走了几里,北镇抚司总指挥使大人另有公干,他主动下了大船,乘快舟返回金陵。

    如此折腾下来,雨季己被远远的甩在了船后。

    这时,琴声响起,有女子唱道: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

    正是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女声凄清婉转,似乎有感而发。

    负责本次巡演带队的暹罗公主沈樱,单手托腮,斜倚窗内,看夕阳,夕阳即将没入波心,照得水面上万道金蛇,闪烁不定。

    今年当选的花魁们,俱是一些色艺双绝的女子,夕阳下听人唱曲,果然有一种不同的意味。

    操琴的,不用想,肯定是金陵第一女乐师:柳依依。

    唱词的,又会是谁呢?

    沈樱正在想着,“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那唱词的女子长叹一声,竟然接不下去了。

    因为历史渊源,暹罗皇室一直很重视中原文化,沈樱在暹罗皇宫中,由汉学大儒开蒙,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中原的诗,词,歌,赋也有所涉猎,当然知道,那喝词的女子漏掉了最重要的一句。

    沈樱不由叹道,“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首词,秦观借描写春景春情,集中表现交织在一起的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幸和爱情上的失意,抒发贬谪之痛、飘零之愁的一首词作。

    对于这首词,沈樱倒是轻易不愿意去触碰,因为结局不好,作者秦观在作了此词五年之后便死了。

    一位当选花魁,才貌双全,正是万众瞩目的时候,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触呢?

    一边侍立的涵薇扁了扁嘴,道,“唱曲的是鱼婵姬。”

    沈樱道,“哦?”

    涵薇叽叽喳喳道,“这女子褐发碧眼,身材异常火辣,从外观上看,便知道她的祖上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