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踏雪玉摧红》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 王谢事
    唐寅不屑道,“汉末,魏晋,六朝,本来是中原最混乱、百姓最苦痛的时代。”

    天机明镜先生笑道,“唐解元也必须承认,那时候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叶知秋的眼睛里难得的表露出景仰之色。

    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

    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

    两晋南北朝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比肩。

    “王谢”的并称便是那样昌盛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

    三百多年来,王、谢两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繁盛、荣耀。

    虽然家族内部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能互相帮助,保证家族始终不倒。

    唐寅忽然“咦”了一声。

    祝枝山低声提醒道,“二老面前收敛一些。”

    唐寅凑到他的耳边,道,“祝瞎子,你猜猜快雪刀法,王羲之,雪斋先生……这几者之间,莫非有什么渊源?”

    平时也还不觉得,唐寅注意到叶知秋谈论王谢家史时忽然流出的热切,便想到叶知秋家族与王谢之间的关系绝不简单。

    祝枝山白了他一眼,道,“你也太能联想了吧……”

    这时候,叶知秋道,“王氏之崛起实始于永嘉之乱后,北方丧乱,晋氏之洛阳,长安相继倾覆,王导于江左力拥皇室旁裔司马睿称帝于建邺,是为晋元帝,实现了中兴。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而其兄弟王敦于外掌兵,王氏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王导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建功立业,并且使南方的得以在政府管理的情形之下社会、经济、文化得以继续保存、发展。后来王导的葬礼按照皇帝的规格进行的。”

    天机明镜先生接着道,“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东晋之初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直到后来陈郡谢氏的崛起才出现了王、谢这两大世族的并立。”

    他又道,“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人,亦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

    当时,谢安由于超人的声誉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椎上了宰相的宝座,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

    而谢安任宰相期间,从容调度,东晋军队八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入侵的八十万大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则把谢氏家族最为辉煌和最为荣耀的时期。淝水之战后,陈郡谢氏才一举成为顶级士族。”

    这时间,也只有唐寅敢于插话,道,“二位先生说了这么一大段史实,是在王谢两家做广告吗?”

    天机明镜先生道,“正是!”

    叶知秋道,“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南朝时期虽然一步步走向没落,但其士族的领袖地位到南朝陈也一直保留,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一族历经五个朝代,可以说和其他士族一样,改朝换代并没有使他们灭绝。唐解元,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唐寅苦笑道,“我没事想这些毫不相干的做什么?”

    天机明镜先生高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