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南疆喋血记》正文 第6章 五,七星岩聚会撑危局,栖霞洞宴客表寸心
    漓江东岸,和桂林市隔江相望有七星山,因其上有七座最高峰排列方位与北斗七星相若,故得其名,七峰也分别以“天权”、“天璇”、“天枢”、“天玑”、“玉衡”、“开阳”、“瑶光”命名,而七星岩,就位于天玑峰之半山腰,有小东江从下流过。

    这七星岩又名“栖霞洞”,是整个七星山区最大的一个溶洞,洞口宽敞平整,可容万人,洞内则深邃幽远,布满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石笋和钟乳,素有“天下第一洞”、“神仙洞府”等美誉,洞口内外刻有百十件历代名人骚客的诗赋题记,其中正面石壁上有时人张文熙题写的“第一洞天”石刻,最为雍容大气。

    李定国收复桂林后,只在城内布置一支卫队以护卫新设置的各个衙门和机构,其主力部队则驻扎在七星山一带,而七星岩洞口便成了他日常练兵的一个重要场所。

    是日,天还未全黑,七星岩洞口已灯火通明,李定国在此大排宴席,带领心腹部将靳统武和一队亲兵作陪,宴请刚在桂林安置的数十名各部官员,而这些官员,大多是原南明旧臣,当年孔有德攻占桂林时,他们一个个逃得不知去向,李定国费了老大力气方才从各处村落和深山中将他们寻访劝归,安置任用,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还处在惊魂未定,摇摆观望之中,因之,李定国安排这次宴席的目的就非常明确:表明心迹,稳定人心。

    第一轮酒,由李定国亲自为在场各位把盏,然后端起酒杯举向大家,朗声道“各位朋友故旧,新老相识,我李定国这次得承天运民心,击毙孔贼,攻克桂林,然俗语说得好,攻城容易守城难,治城更难,在下知道在座各位都是本朝精英,大明柱石,承蒙不弃,愿受李某之邀,共同出山赴险,极力承担重拾我大明破碎河山之重任,我李定国感佩于心,在此先敬大家一杯!”话音刚落,便有那原兵部尚书刘远生带头回应道:“李将军为我大明出生入死,披肝沥胆,此番桂林一战,除强虏,安百姓,丧敌胆,聚民心,挽狂澜于既倒,将军才是真正的社稷之柱石,百姓之靠山。不才等自当以将军为榜样,为复我大明河山,甘效犬马之劳!”众人随即应和道:

    “说得好,大家一起敬李将军!”

    “敬李将军,干杯!”

    “干杯!”

    众人干杯罢,自有亲兵重新为他们斟满。席间有那中书舍人管嗣裘小心翼翼地问李定国道:“在下闻知孙大帅也来了桂林,不知此刻怎地不来参加此一聚会,让大家认识认识,日后也好有个照应。”李定国略一踌躇,应道:“我义兄确实已来桂林,一则对此番桂林大捷表示祝贺,同时也是有要紧军务要和在下商量,以便定出下一步的计划和行止。这次聚会,在下也曾相邀,只因义兄他还要和几个部属商议一些要紧事务,一时不得其便,只委托在下向大家问好,这次聚会他就不参加了。”

    此语一出,大家都看出李定国有些言不由衷,一时谁也没有再多问。

    其实对于孙可望这次突然来桂林,就连李定国本人也是一头雾水,从表面上看,孙可望好像是来向李定国问罪的---并不是李定国说的什么“祝贺”,而是怪他在此番收复桂林后,派人送到贵阳的战利品甚是菲薄,除了孔有德的定南王金印,金册外,仅有数捆人参和一些刀甲弓弩等军械。对方甚至公开质问李定国是不是将金银财宝藏匿了起来,或者分赏给了将士以示恩于下,一时闹得兄弟二人甚是不快。关于这次聚会,李定国也确曾邀请了他,然对方却对此表现得毫无兴趣,言语间很是不耐。待见他将定国责怪一番后,却又并无进一步的动作和说辞,只是一直待着不肯离去,不仅不和定国商议甚么,甚至连日常的走动也没有,成日只跟几个亲随部属和一队他自己带来的卫兵待在城里,只说是“随便看看”,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