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南疆喋血记》正文 第42章 四一,人居深山小隐怡性,酒落愁肠大醉酩酊
口而出道:“癞哈蟆?”

    二柱笑道:“你仔细看看,它身上可有癞疙瘩?”边说边来到少卿面前让他看,少卿认真一看,果见这东西虽然样子长得像哈蟆,身上却是光光生生的,没有一点癞子,而且灰黑色的皮肤微微发亮,呈半透明状。可见根本就不是哈蟆。二柱告诉他说,这东西叫“石蹦”,以小虫子为食,平时一般生活在有水的石洞里,只有觅食和交配时才出洞来,也是一道天下少有的美味。

    二柱将几个岩腔掏完,收获了约有二十几石蹦,再用树皮将袋口扎紧,和少卿一起打道回府。一路上,二柱告诉少卿,刚才这条小溪由于水太清澈,并不产鱼虾,却出产石蹦的爬沙虫,要吃鱼则要到另一条山沟的大沱里才能弄到。他说方以智曾在他们村子里行过医,后来成了他爹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他爹生平最佩服的人。他每次给方以智送东西来,都要到山里去帮他弄点野味,若家里不忙时,也用窝弓,套子搞点山鸡、野兔甚么的,时间晚了就陪方以智在山洞里过夜,这次因村里忙着修雕楼,他吃了饭就得赶回去,没时间了,所以才走最简单快捷的路子,到小沱里去捉石蹦和爬沙虫。

    进得山洞,方以智说自己已将“竹筒饭”煮好了。只见石桌上放着一个大瓦钵,三个嫩绿的竹筒浸在滚水里,竹筒上凿有许多小眼,一端是节巴,另一端则用野草紧紧塞着。

    二柱开始捣鼓他的战利品,只见他先将爬沙虫用滚水烫死,然后用一根根竹签串好放在一边,再将石蹦剖去内脏剁成块,待锅里的水烧开后,将剁好的石蹦直接扔进去,再放进盐和一坨拍散的老姜,接着将穿好的爬沙虫放在火上边烤边不住翻动,不一会儿整个石洞里便鲜香四溢。

    须臾两样野味都熟了,二柱将石蹦盛在一个瓦罐里端上石桌,然后出洞去摘了一片芭蕉叶摊在桌上,将烤好的爬沙虫用手一挤一撕便褪去了皮,然后将白生生冒着热气的鲜肉勒在芭蕉叶上,再撒上自己刚带来的椒盐,接着将三个竹筒剖开,将里面用糯米、豌豆和着腊肉丁一齐煮熟的竹筒饭分别赶进三个青花大碗里。而方以智则到石屋里去搬出一坛封好的白酒,说是二柱上次送来的,因出门办事,一直没来得及喝。少卿忍不住问道:“方前辈不是出家了么,怎地也喝酒吃肉?”

    方以智哈哈大笑道:“不怕你小朋友见笑,贫僧却是个酒肉和尚,酒也喝的,肉也吃的,诚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么”

    少卿也笑道:“前辈说得很是。”说罢将虫子和石蹦肉分别拈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品尝,确实是生平仅见的美味。

    几杯酒落肚,少卿兴奋起来,说起那天晚上屯齐捉他到衡州府衙的事,并称自己一直在屋顶上看完了整个过程,同时发自内心地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意。陈二柱听得呆了,禁不住又将少卿看了几眼,说道:“看不出来,徐朋友原来却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难怪在来的路上有这么好的脚力,若是当真施展起来,只怕还要将我远远甩在后面了。”

    方以智笑道:“可不是么,你只有一身笨气力,人家用的可是轻功巧力,二者怎能相比?”

    二柱点点头,满脸羡慕之色地说道:“甚么时候我也能有徐朋友这身本事就好了!”

    少卿道:“老实说起来,陈大哥这身力气也是相当惊人的了。”

    方以智又问起少卿的师承,少卿告诉他是从小就跟峨眉山的金钟大师学的艺,方以智道:“金钟大和尚我是早就听说的了,也是一个奇人,只是缘悭一面,你既出自他的门下,有这一身惊人艺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人就这样谈论着,一直饮到太阳落山,方以智却始终没有问起少卿的来意,而少卿则因为有陈二柱在场,也一直没有提起,心想等二柱去后,再慢慢和他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