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骷髅天书》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天地盒齐牧九学道法 传死讯佛下谷再出凶案
    ()  齐牧九打开了那卷《九阳天地道法》仔细看看了看,这道法讲述了修炼的内容,大体意思是说,天地初开,天升于上,地陷于下,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残存在天地之间,修炼天地道法,可以吸纳这种力量。

    齐牧九勉强看懂了大体的内容,他想明明是一本修炼的书,怎么会写上“孙子”两个字呢?

    他接着打开另一卷竹简,上面也并非是“孔子”的内容,他把四卷竹简全部打开,在“老子”这卷上,齐牧九发现,这卷竹简记录的是一段求长生的故事,而主人公正是秦始皇。整体看下来,这内容其实是佛下谷的由来。

    大体看下来,齐牧九明白了。原来,秦朝时曾天逢异像,有一位仙人从天而降,告诉秦始皇求长生的方法,他收集了全国所有的金属,建造了十二个铜人像,摆放在不同的方位,是为了吸收“天地道法”所说的能量,达到于天地神人对话的效果。

    而秦始皇修建的皇陵,并不是单纯的大墓,而是他意图修仙的地方,秦始皇当年还在神人那里得到了一块神石,按照神人的说法,修建了一座石像,隐藏在方寸山,将神石放在石像的头顶。这样,石像与皇陵遥相呼应,秦始皇最终能实现长生的目的。

    而这石像就是当时的尊者负责修建的,而道法和神石则是当时的道者负责掌管。但是,皇陵修建后,秦始皇下令坑杀了所有的劳工,道者害怕被始皇帝杀害,则拉着尊者、学者、工者四人携带四个家族,来到了当时还未完工的大神像这里,他们驱散了所有的劳工,阻断了进入方寸山的道路。

    本来以为,秦始皇无法到达这里,可是始皇帝为了这神石,派重兵打开了进山的道路,道者根据道法的记述,将神石放在了石像的头顶,希望可以获得神力阻挡追兵,但是没想到,神石放入后石像突然倒转,那石像倒转在这深山,将四处山脉弄的四分五裂,而山林周围的水源趁势快速的汇聚,一股强大的力量,引导着水源在此处盘旋,引导着周围的水源不断向心汇聚。

    而尊者当年在主持施工时在大佛的内部修建了一条上下的通道,四家人逃了出来,却发现大佛上下颠倒,他们则处于大佛的底部,而此时大佛正是底部朝天,大佛倒转,导致四周山脉发生坍塌,最终形成了四山环绕,水绕大佛的景象,大佛底部本来没有完全完工,再加上倒转的过程,捎带了许多石土、植物、以及部分动物留在了这里,最初的佛下谷也就形成了。

    从此,便有了佛下谷这个地方。

    道者说,神人曾对始皇帝说,这天地早晚将要覆灭,他认为始皇暴政引来了天怒,神石引发了天地倒转,外面的世界恐怕已经覆灭了,而这个被群山和水围住的大地,可能是最后一片人间净土。

    尊者言,神像是按照佛像修建的,这个地方便被取名佛下谷。从此后,尊者依然管祭祀、学者依然管学问、道者负责佛下谷的发展规划,工者则负责农耕。

    齐牧九大体了解了这字的内容,他随翻看那些流水账的记事竹简。

    原来经过一代代的繁衍,佛下谷慢慢的变成了一片乐土。而工者、尊者、道者、学者,则为了谁作为佛下谷的统治者进行了一场斗争,最终结果是“尊者为尊,工者无身,道者出离,学者不在讲道。众人平等,谷肉均分,小国寡民。”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尊者为尊”意思就简单的多了,“工者无身”可以理解为工者从此没了身份,或者说工者在这场争斗死了,而“道者出离”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道者最后离开了佛下谷吗?

    “学者不再讲道”,这个齐牧九领教过,那位老师父胡诌的简直没个边界可言。“众人平等,谷肉均分,小国寡民”。这个就有趣了,“小国寡民”明明是道家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