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章 序曲:安史乱,忠奸难分辨
    公元756年,潼关,唐军大帐内。

    自年前,安禄山与史思明举兵叛唐,唐军节节败退。潼关是长安的门户,丢失潼关,即意味着长安不保。至此关键时刻,唐玄宗却听信谗言,诛杀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大将。唐军大将用无可用,只好启用久病卧床的老将哥舒翰镇守潼关。

    哥舒翰自从去年患上了中风,便无法独自站立和行走。此次远赴潼关履职,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只是叛军来势汹汹,气势上,就已经压过了唐军。唐军大帐内,已经入夜,帐内却灯火通明。哥舒翰须皆白,身披红色大氅,倚靠在床榻之上。床边桌案上,摊开着张潼关的军事地图。桌案旁边,名玉面小将手持灯烛,正在仔细查看这张地图。

    “咳咳!”哥舒翰咳嗽两声。连日来的劳累,已经让他的病症更加严重了。“大帅!”小将放下灯烛,扶起床榻上的哥舒翰道,“末将已经仔细看过这张地图了。正如圣上所言,叛军在陕郡的千老弱残兵,根本不具备战斗力。此次出兵,兵出灵宝西原,直插陕郡,便可以为大军开通道路。这是次难得的机会啊,大帅以为如何?”

    哥舒翰摆摆手,说道:“李归仁,你追随我数载,难道你看不出,这是条诱敌深人的诡计么?”李归仁听罢,心有成竹道:“当然,大帅所想并不无道理。末将已经想好,兵分三路。路从灵宝西原的小路直插入陕郡,路在黄河北岸掩杀,另路由大帅您从右翼突进,等候包抄,举可定胜负!”

    哥舒翰摇摇头道:“李归仁啊,你还是太年轻。圣上之所以急促要求我们进兵,是听信了谗言啊!”

    “你是说……杨国忠?”

    “不错!”哥舒翰指了下摊在桌子上的地图说道,“安禄山熟读兵书战策,并非莽撞之人。陕郡乃军事重镇,为何只留下千老弱残兵?此举意在诱使我们出战,然后以逸待劳。我已数次上书陛下,陛下却充耳不闻。如此来,潼关二十万大军恐怕会悉数覆没啊!”

    李归仁听罢,站起身来说道:“大帅,末将以为不然。安禄山起事以来,与史思明貌合神离。安禄山此举,意在防范史思明。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攻其不备呢?”说完,俯身说道,“大帅,您忘了封常清、高仙芝的前车之鉴了吗?”

    哥舒翰听罢,本来想要继续解释。但是听到了“封常清、高仙芝”的名字,立刻停了下来。细想之下,哥舒翰也终于明白。无论是战与不战,都难逃死了,不禁长叹声,说道:“唉!没想到,我哥舒翰常胜将军的美名,竟要终于此地!潼关,便是我的葬身之所啊!”

    说完,哥舒翰突然回光返照般,从床榻之上坐了起来,两眼炯炯放光,大声说道:“来人!将王思礼和庞忠两位将军传来见我!”不会儿,王思礼和庞忠两元大将披挂整齐,走进了大帐。他二人是追随哥舒翰的老将,论资历,比李归仁要高。但李归仁终归比他们二人聪明,时间长了,便取代二人成为哥舒翰的心腹爱将。

    哥舒翰从桌上抽出支令,高声说道:“王思礼,我命你率领5万大军明日早出,出灵宝西原小路,直插陕郡。遇见敌军,只许胜不许败,不得有误!”王思礼早前听说将军想要死守潼关,今日却突然下令出击。虽然有些疑惑,但依然行礼接过令牌。

    接着,哥舒翰又抽出支令,高声说道:“庞忠,我命你率领1o万大军明日早,随王思礼出征,掩护其右翼,待机行事,包抄来犯叛军,务必掩护王思礼抵达陕郡城外,不得有误!”庞忠看了眼王思礼,同样充满疑惑的接过了令牌。

    哥舒翰继续说道:“本大帅亲率3万大军沿黄河北岸行进,我们三路人马在陕郡城下会和,夹击陕郡!”说完,从桌上抽出支令,攥在手中。

    第二日,大军开拔。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