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太河城》正文 第11章 举旗帜带兵马的女人
    福英坐在水潭边捧着书看,五百只鸭子在水潭中游玩,水潭边插着的竹篙上继续飘扬着她的裤子,毫无疑问,不久前刚刚下过雨。书看久了,有点累,福英合上书本,向着远方眺望,不由的想起了薛慧,是呀,好多天不见薛慧了,不知道她在另一个世界是否还好呢?不知不觉中太阳快要下山了,福英便开始召集鸭群回家。此时的左太河上正游来一艘船,船身雄伟高大,船头站着俩个着儒服戴纶巾的老头,旁边还站着一些身着短打黑衣的年轻男子,正好与岸边高高举着裤子,领着浩浩荡荡鸭群回家的福英相向而行。船上一群人抬着头,望着岸边渐渐走远女孩和鸭群目瞪口呆,良久,其中一位胡子全白的老头自言自语道:“就是她了,总算找到她了!”

    旁边的一位胡子半白的老头问道:“张阁老,难道您卜的卦象上说的‘举旗帜带兵马的女人’就是这个丫头?!”

    “哈哈,正是正是,老夫也是现在才明白过来‘举旗帜带兵马’是什么意思”张阁老一边捋着全白的胡子一边笑道,“那天卜卦卜出来的卦象是‘举旗帜带兵马的女人’,当时我心里也很不解,你说,现在是太平盛世,神州五百多年都无战事,叫我到哪里去找一个‘举旗帜带兵马的女人’呀?现在我总算明白过来了,‘举旗帜带兵马’是指的一种气度,你看那丫头,虽举着条裤子,但抬头昂颌,目视前方,气定神稳,领着一群浩浩荡荡的鸭子,颇有一番虽敌千百万,我亦往矣的将军气概!此女绝非池中物,李大人,待我等靠岸问问这是谁家女,然后禀告陛下,也算交差了。”

    “是呀是呀,我这就吩咐他们将船靠岸”胡子半百的老头连忙应到。

    船靠岸后,一行人上岸,沿路打听福英的下落,福英在这方圆五百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以没多久这行人便打听到了福英家。到了福英家院门口,张阁老望着福英家门口那对带崽的石狮,对旁边的李大人感叹到道:“李大人,太河城出良相,果然名不虚传呀,没想到在这个小村子里都能看到如此显赫的门第呀。”

    “是呀,我们待会问问她的姓氏,便知是谁家之后了”

    随后李大人对着敞开的院门口喊到:“有人在家否?”

    “谁呀?”婶婶听到喊声,从厨房中跑了出来。

    “夫人,请问您夫君在吗?”李大人微微躬身拱手道。

    婶婶见来人虽是老头,但他及他身旁的老头都仪表堂堂,且身后还跟着一般黑衣年轻男子,貌似是这俩人的护卫,便知这俩人必有来历,连忙应道:“我夫君教书去了,现在应该也已下课了,各位请到屋里坐,稍稍等待吧”,并将他们往屋里客厅引,刚到院中,叔叔谢铨回来了,婶婶一见,连忙对李大人道:“我夫君回来了。”

    谢铨诧异的看着院内的这些来客,正要说话,却见李大人微笑着对叔叔拱手道:“我乃太史令李文斗”然后又指向张阁老,“这位是国师张阁老,此次我俩奉陛下旨意微服私访,为国寻找奇才。”

    奇才!难道是我吗?谢铨心中一动,转念一想,怎么可能?我都一把年纪,还只是个秀才,怎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奇才?难道是我儿子吗?谢铨心中又一动,但很快心中又否定了,我儿尚年幼,别人如何知他奇不奇才?

    虽心中想法复杂,但谢铨手上不敢有半分怠慢,连忙微微躬身回行拱手礼道:“在下谢铨,敢问李大人光临寒舍有何贵干?”

    “请问今天在河边放鸭的姑娘可是令媛?”

    “非也,是我兄长谢铭之女,六年前我兄长嫂嫂因一场意外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小侄女无依靠便回乡由在下抚养至今。”

    “六年前那场意外可是指京城那五百年一遇的风灾?”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