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6章 in
每个流派中留下的人都是顶尖的人才,让宿谊十分心喜。

    研究科学技术的人自不用说,全被宿谊抓去捣鼓纺织机械去了。除了纺织机械之外,宿谊还把自己整理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扔给了这群人,让他们好好钻研,最好整理成适合现在人看的数学、物理学理论知识,他会负责刊印。

    墨家思想因和儒家思想针锋相对,宿谊不好帮其推广,不过这些纯粹知识领域的倒是没问题。

    研究哲学的那一堆人,宿谊绞尽脑汁,把后世儒家理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能记得起的理论都写下来,交给这些人研究。批判也好,继承也好,发扬光大也好,道理,都是越辩越明的。

    宿谊原本担心扶持墨家会不会让儒家心生反感,然后危及他自身。在和慕晏讨论之后,宿谊发现自己想多了。现在的儒家远没到只手遮天的程度,并非民间心中至高无上的真理。世间盛行什么学说,全看皇帝、贵族扶持什么学说。墨家若去掉一些经验主义和极端的思想,在世间也不是不能立足。

    虽然这种被阉割的墨家让宿谊有些难过。但无论儒家、道家,还是其他学派,要流传下来,哪有不阉割,或者说,“改进”的?即使达不到百家争鸣的地步,但世间多个声音,总比只有一个声音强。

    皇帝陛下也是这个意思。如今世族和皇权对立,先朝遗老也蠢蠢欲动,皇帝陛下为了保证自己的政策推行,世间就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前朝遗老多是奉行儒学,世族多是奉行道学,皇帝陛下不一定选择墨家,但他一定会博取三家,甚至更多家之长,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去施行。

    在如此背景下,宿谊此事并不会引起太多反弹。且宿谊本身在民众心中的地位高于世俗,虽说是道士,但谁都知道道士不一定等于道家。宿谊站在很高的位置,无论什么学说在他看来,都不过是世间的声音。他听也罢,不听也罢,旁的人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况且宿谊也并非扶持墨家,他自身兼备黄老之学的洒脱,又有儒家匡扶社稷的作为,很难评价他属于哪一个学派。

    或者说,哪一个都不属于。没有哪个学派能将高高在上的宿天师拉下凡间,强塞入自己的认知范围。

    宿天师自成一派,独成一派。

    因此宿谊收留墨家之事,并未引起多大波澜。真要说波澜,便是其他学派也暗暗朝着宿谊聚拢,甚至儒家。

    因为儒家如今也是式微。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各家都在观望中,只孔彦回家之后,让孔家人有些意动罢了。

    如今墨家的人,拿着宿谊给他们的东西,每日沉迷学习,不可自拔。偏偏宿谊还把他们从研究中拖出来,去折腾机械的事,让张甫等人叫苦不迭。

    在学习的时候,就该心无旁骛啊,他们一点也不想分出精力去做其他的。

    这大概是学者的通病。

    不过宿谊是老大,宿谊是衣食父母,他们也只能丢下手中的学习,去帮宿谊折腾这些折腾那些。

    本以为折腾了也就罢了,没想到宿谊还让他们教学,去教导工匠,然后让那些工匠们传播出去。

    小农经济下,各家都将自己技艺敝帚自珍,少有传播世人的。有传播世人的工匠,都会在史书中留下一笔。

    宿谊则没有这种思想。他为的便是推广,那自然是要教人的。

    不过教导也不能免费,宿谊可是深知免费的害处。不给钱他们就不会珍惜,时间长了反而以为免费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

    所有前来学习的人不管出身地位籍贯,但是都得给学费,学费就几个铜板,百姓都给得起,但是不能不给。而且每次学

-->>(第2/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