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19章 in
的宅了。

    什么名利,什么风光,在宅面前,都是令人头疼的社交罢了。

    “好了,不提这个。”宿谊道,“终于要开始晒盐了。希望最近天气不错。”

    这晒盐,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环境。不过即使如此,比起支起小锅煮盐,还是产量大得多。

    “不止如此。”慕晏道,“玻璃做出来了,要不要去看看?”

    玻璃和造船之事,宿谊没多加干涉。他给了图纸,扯了两句如何管理工匠,便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晒盐上了。

    可以由别人做的事,宿谊都是起个头就不关心了,包括玉米和果树的栽培,也是交给了司农卿的官员。只有晒盐一事牵涉到了太多对于这个朝代而言先进的东西,必须由宿谊亲自主持罢了。

    不过也因为太先进,让人无法理解,所以才衍生出那么多神话传说。

    .................................

    慕晏说玻璃制造出来了,宿谊虽然见惯了玻璃制品,还是有了些兴趣,想看看比起后世的工艺,现在的玻璃制造是个什么水平。

    宿谊来到玻璃工坊之后,见到刚制造出来的玻璃,说实话,是不怎么满意的。

    这玻璃色相有些浑浊,颜色斑驳,内部还有大大小小的气泡,更是只能制作小型器具。这些器具在现代人看来,估计还具有一种自然的美感。但是从技术方面来说,就是技术简陋不过关。

    慕晏本来对烧制出来的如同水晶一般的器具很是惊艳,但看着宿谊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就把称赞的话咽了下去。

    看着宿谊迅速召集工匠,仔细询问烧制玻璃的过程,然后让他们现场演示,并且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亲自教导,慕晏心想,还好他的话没说出口,不然显得他太没有见识了。

    宿谊明显对这一批东西很是不满,直言粗制滥造了,他却把这当宝贝,岂不是没有见识?

    不过慕晏对这些东西可以卖大钱也有了更深的信心。如宿谊所说,信息和技术是不对等的。在自家看来,粗制滥造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就可能是精品。

    就如宿谊看不上的玻璃制品,在慕晏看来很是惊艳一样,对于那些没见过或者很少见到华夏出产的物品的海外之人看来,他看不起的粗制滥造的瓷器,可能也是愿意用大量珍宝换取的珍品吧?

    将官窑那些“做坏”的残次品装上船,销往海外,换取大量金银充盈国库,看来是一步不算冒险的动作。

    在宿谊的亲自改进下,再出来的玻璃制品品相上比之前好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匠根据宿谊的指导,摸索出了怎么提高玻璃品相的方法。

    按照传统工匠做法,这些残次品应该是砸了。不过慕晏被宿谊影响,也想着最大利益化,便让人收走了这些玻璃制品,准备直接卖掉。

    慕晏来青州当刺史,不只是买了庄子宅子,店铺什么也会置办起来。别说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商人其实还没有太大的歧视,就算是封建后期对商人的歧视,但官员们都会跟商人勾结,因为金银用处太大,而那点俸禄真不够用。

    虽然土地是根基,但必要的商业是金银的可靠来源。他们虽然不会将商业做大,但肯定得有,才能保证金银持续不断的流入。

    慕晏开的铺子,虽然以他的威慑,不会有人为难。但商业早就被盘踞当地的豪族瓜分光了。慕晏家的铺子生意也就是淡淡的,饿不死的样子。

    毕竟这个时候的铺子,能卖的就那些。

    慕晏本来是准备等盐晒出来之后,通过卖盐来抢占市场,现在或许可以试试看卖玻璃。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