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04章 in
    第二点,则是皇帝自己敛财。

    世家的底气之一就是其强大的财力。皇帝想要充盈国库,还想绕过世家。因为这些要是经过世家之手,只会让他们积累更多的钱财。有了钱财,他们很多事就很好做了。

    比如现在皇帝虽然多次下令世家不能蓄养私兵,不能擅藏武器,否则以谋反罪论处。但是每朝每代都有这种规定,但地方豪族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规避”政令。比如不是私兵是家丁,不是武器是农具之类。

    若是再过几代皇帝,说不得能渐渐将这些麻烦消除,但皇帝现在还无暇顾及这些。

    皇帝想在世家反应过来之前,自己想干上几笔,赚够了钱再说。等其余人想跟着捡便宜的时候,想来也不会有头一批人赚的多。

    何况,他还有大儿子的“炼金”支撑呢。

    谁都知道皇帝有自己的核心小圈子,不同于小朝会的小圈子。

    当今皇帝又不是傀儡皇帝,他怎可能没有自己的人?

    不过这些人频繁的开会的时候,其余人就有些心慌了。

    这是在搞啥呢?难道是要跟世家开撕了?

    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很难想象哪一件国家大事,皇帝必须瞒着他们。

    这几日连小朝会皇帝都取消了,只说有重要大事直接面圣即可。让世家们更是人心惶惶。

    但更让他们心慌的是,当他们有了危机感,准备联合起来给皇帝一点好瞧的时候,却发现联合不起来。

    慕晏和王禀两人都在皇宫里开会,卫家装聋作哑,几个大世家,有三个不能配合,其余的,就有些犹豫了。

    至于其他小世家,基本上都是站在皇帝那边的。因为小世家们,本来就是依托朝廷存在的,特别是现在科举制度的推行,让他们看到了不依附大世家也能让族中子弟出人头地的希望。且现在昱朝政治清明,皇帝励精图治,治理天下颇有成效,且还有天师宿谊下凡相助,本就是天命所归。他们期盼能在明君带领下,共同造就一个不输于盛汉时候的太平盛世,期盼他们每个人都能为这个太平盛世做出贡献,名留青史。这也是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

    至于天下黎民,更不用说。新的更高产、更耐旱、更不挑土壤的粮食的推广,已经百姓们感恩戴德,恨不得每日给皇帝陛下上香,乞求皇帝陛下无病无灾,能让他们的好日子多一些时日。

    他们恍然发现,若是他们要做什么,根本师出无名,会成为万人唾骂的乱臣贼子。

    当然,他们不一定顾忌这个脸皮,但是他们没有这个势力。至少现在没有。

    他们只能暗中积攒力量,但现在无可奈何。

    京中暗潮涌动,皇帝陛下虽然身处宫中,但也了如指掌。

    他这次,何尝不是一次试探?看看谁有异心?

    王家他是彻底放心了。而卫家此时表现出来的态度,让皇帝终于相信了他们的忠诚,决定重用他们了。

    其实卫家是除了慕晏之外,跟皇帝走的最近的世家。只是在之前一件事,让皇帝和卫家起了间隙。

    卫家家主在教导太子之后,委婉的对皇帝言,国家不能有一个痴傻的太子,希望皇帝能摈弃私情,立二皇子为太子。

    而皇帝即使是从易家其他子弟中选人继承皇位,也绝对不会让易苒继承皇位。因为易苒身负前朝血脉,因为易苒被许多汉朝遗老所看好。

    这是昱朝,不是汉朝。

    其实卫家家主当时若只说太子不堪用,劝皇帝三思,皇帝还不至于生气。但明知道易苒血脉,却说出让易苒继位的话,就让皇帝心中生疑,卫家是不是心向汉朝。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