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七章


    不是他们不敢出手,而是看不起宿谊这个小道士而已。

    但皇后却知道,皇帝不一定会相信。

    虽然这件事肯定会以这个定论结束,但皇后深知皇帝的多疑,她知道皇帝肯定会怀疑一个下人,因为被宿谊不冷不热的训斥了一句,就胆敢下手杀人。

    皇后将发髻拨弄了几下,将凤钗斜着插|入发髻,让自己头发看起来有些凌乱,但并不失美感。她将脸上多施了些粉,并未在两颊及唇上点上胭脂,让自己看上去苍白无力,楚楚可怜。

    皇后虽然已经三十来岁,但容貌半点不显老,反而因为时间的沉淀,在成熟妩媚和雍容华贵中自由切换,即使刚进京时因为和皇帝几年的两地分隔让皇帝对其不冷不热,只有对嫡妻的尊重和对牺牲嫡长子的愧疚。但如今宫中众多妃嫔恩宠轮流转,皇后得到的那份恩宠,却一直如磐石一般毫不动摇。

    如今皇后故意扮柔弱,因和平日反差极大,反而更显悲伤的情真意切,让人心酸心疼。

    皇帝看见匆匆过来,跪倒在地,神色悲戚的皇后,心中就是如此感受。

    嫡长子祭天之后,皇帝心中愧疚逃避,很是不安,甚至有些难以面对皇后。但皇后虽然思念长子,却从未在他面前表现任何不满,反而宽慰他,告诉他孩子是为了他们一家而牺牲,不会怪罪他们。并且长子有福,不一定就没命了,说不定被仙人接走了,成了仙童也说不定。

    有皇后温言劝慰,有一个人为自己分担痛苦,皇帝心中轻松许多,两人感情也越发亲密。

    皇帝知道皇后一直思念长子,在知道长子活着的时候更是彻夜难眠。只是因为不暴露先帝拿嫡长孙祭天的丑闻,才压抑自己。

    皇后私下对皇帝痛哭一场,并称长子虽因天道规则不得再入皇家,她不能与儿子相认。但只要看着儿子好好的活着,她就满足了。

    在太子任性的时候,也是皇后劝说太子,让太子认识到自己错误,并主动在他面前悔过。

    现在得知居然有人害长子的时候,皇后心中痛苦难受可想而知。

    “陛下,宿道长之事并无他人知晓,”皇后强忍着悲伤道,“但宿道长治好了我儿之事已经传开了。甚至有人传言宿道长前来相助,是如伊尹之于商汤王,姜子牙之于周文王,盖因易家天命所归,为真龙天子。妾身一直惶恐会有人因此对宿道长不利,没想到会这么快。”

    “妾身知陛下愤怒。但世家势大,族人蠢动,那些虽被陛下收复,但心中不一定服气的人也虎视眈眈。陛下若是贸然严查,定会平生许多枝节。妾身劝陛下就此收手,全当那仆人自己胆大包天,谋害主人定案。”皇后哽咽的说完话之后,突然俯身痛哭,“陛下啊,妾身知道该如此行事,但是妾身心痛啊!明知道有人谋害我儿,却只能就此收手,妾身心中不甘啊!永康刚出生的时候那么小小的一团,慢慢成长为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妾身永远记得陛下扶抱着永康,不厌其烦的教他说话的模样。那是妾身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好不容易失而复得,却连为他追查凶手都做不到,”皇后泣不成声,“妾身寝食难安。”

    在慕晏禀报之后,皇帝本就不相信一个下仆会如此大胆莽撞,现在听皇后一说,他顿时意识到了宿谊治好太子之事,对于昱朝的重要性。

    太子若有差池,等于昱朝江山不稳。昱朝才刚建立五年,天底下不服气的人多得是,那些自诩高贵的世家更是冷眼旁观,即使暂时被他压制,但心中指不定在谋划什么。

    每个朝代的开国帝王,定有异象预示,且神人相助。其他人并不知道宿谊是他儿子,只知道宿谊是隐居山间,为救太子特意下山,自损道行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