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灵魂的守护者》正文 第16章 米老爹的朴素人生观
    云西县是湖阳省七堰市境内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全县山地面积占了九成七以上,如果不算山坡地的话,这个县比较肥沃的可耕地不足十万亩,平均下来人均不足三分地。即便是计算上相对贫瘠的山坡地,人均可耕土地也就一亩左右。

    在过去,吃饱肚子一直是云西人民的最大愿望,而随着这些年旅游业的兴盛,这里良好的自然生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山里的人们忽然发现自己一直觉得没什么稀罕的景物竟然也能卖钱了。

    不过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在这里一个叫做三官洞镇的米石来说,当时困扰米石父亲米老爹的还是吃饱肚子的问题。

    米老爹有两个孩子,长女出生的时候,全家人基本上是靠着杂粮和山野菜糊口,米老爹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能吃上白米饭,所以他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叫做米斗。

    几年后儿子出生,米老爹一家人逢年过节已经能奢侈的吃上几回白米饭,所以米老爹就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天天吃上白米饭,所以给儿子起名字叫做米石。

    斗和石都是云西人过去称量粮食的容积单位,一斗米大约为十五公斤,一石米为十斗,大约一百五十公斤。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百五十公斤大米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白米饭的需求。

    在米老爹的朴素人生观里,能吃饱饭,而且能天天吃上白米饭,这就已经很好,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只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米石自己对自己的名字开始不满意起来。因为在云西,人们对称量单位石的发音是“蛋儿”。刚开始在村子里上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并不怎么在意,因为文化水平所限,不少家长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也有不少“狗蛋儿”“狗剩”诸如此类的,在一群乡土味道很浓的名字里,“米蛋儿”这个名字也并不显得突兀。可是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米石却因为这个名字被不少镇上的同学嘲笑。

    这时候的米石同学早就已经学会查阅字典了,所以有一次米同学就很认真的告诉老师自己应该是叫米石而不是“米蛋儿”。

    米老爹很快就知道了这个事情,不过米老爹也并没有生气,因为这个时候天天能吃上白米饭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了。叫石头也很好,石头命硬。何况娃娃长大了,有学问了,娃娃想的事情应该是有道理的,米老爹是这样想的。

    小时候的米石同学和现在的米石在个性上差别不大,都显得有些木讷,不过米石同学功课倒是不错,高中毕业竟然考上了省城江城的一所大学。

    当然在名校众多的江城,米石考上的大学只能算是一所二流大学,可是在三官洞镇,米家小子能考上省城的大学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米老爹高兴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娃娃居然考上大学了,娃娃竟然要成大学生了。娃娃到时候不用再下地插秧种稻子,要成公家人吃公家饭了。这很好。

    只是米老爹不知道,按照米石的高考分数他本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之所以挑了一所省内的二流大学是因为这个学校的学费最低。可即便是这所大学低廉的学费,也让米老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幸好米石的姐姐在南方打工,还能周济家里一部分,米石上大学四年,除了第一年的学费,其它的几乎都是靠米斗打工挣的钱。

    姐姐能挣钱了,能补贴家里了,能帮弟弟了。这很好。米老爹这样想。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和米老爹想象的不一样,米石毕业后并没有端上公家的饭碗,而是应聘在江城的一家私人公司做了一名技术人员。不过米老爹并不清楚这些,在他看来,儿子大学毕业能留在省城这已经很好很好了。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