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2章 突然很想抱抱你
    今天同样早到要给兼职培训的刘巍问杜声声:“你想好没?”

    他问的是之前在他办公室里,他劝杜声声重出江湖下黑棋的事儿。只要杜声声答应,不管是他还是杜声声,基本上能赚个盆满钵满。

    为什么刘巍对这事儿这么有信心?

    晏清都是谁?他可是当今独步棋坛的天才少年。

    要说职业围棋手,就没有不是天才的。大家都在拼天赋拼努力,晏清都小小年纪能脱颖而出,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最年轻的九段棋手,更加证明他的天赋远在同龄人之上。

    当然,老棋手们打不过晏清都,并非就证明他们实力不行,而是年龄渐老大脑退化、不再处于巅峰状态。

    可不管怎么样,晏清都从同一辈优秀棋手中脱颖而出、在棋坛独孤求败是事实。

    如今,在华国棋坛,基本是职业棋手、业余棋手、民间高人三分天下。

    职业棋手就是从小拜师学艺考职业慢慢儿地升起来的,华国每年就那么20个成为职业棋手的名额,而争这二十个名额的人,成千上万,其中压力自然可知。

    相比而言,业余棋手和职业棋手的模式差不多,但是压力没这么大,定段升段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大家公认,一线职业棋手基本上是业余棋手所不能比的。

    至于民间高人,不是指自学成才的围棋手,而是指有传承的围棋手。

    传说清朝也发生过一起“焚书坑儒”的事件,就只是这么个传闻,没有任何考据,说清朝在主持整理四库全书时,留下的典籍都是经过该朝代统治者首肯的,而一些记录特殊知识的书籍,都被烧毁。很多行业的民间高人都曾被迫害。

    比如现在大众知道的《易经》,据说古时候是很准的,真的能通过卦象推测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能算到一个人的命运,能算出国运。一些继承了这些知识的传人说,现在流传的《易经》知识,都是被清人修改过的,是错误的,所以现在通过学习《易经》算卦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目前学习《易经》的人,尚致力于钻研推测已消失的传承。

    同理。有典籍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字丹朱!”尧所处的时代,约莫是四千五百年前。也就是说,围棋的存在,已经有了四千五百多年,而这四千五百多年来,经前人研究,自然存在硕果。

    或许,在这历史的洪流之中,范西屏和施襄夏只能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围棋巅峰,而不是整个历史的。

    经历了朝代的变迁、近现代的战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运动,也许关于围棋的传承已经失落,也许悄悄地流传了下来。

    可不管怎么样,目前活跃在棋坛的,还是职业棋手也业余棋手。民间高手,在国人心中,基本就只能是一个传说。

    然了一个大而。

    刘巍虽然人长得不咋地,但是他做这“皮条客”,也是有识人的眼力见儿的。当今棋坛,强大如晏清都,居然会在微博上承认自己输给了杜宇,这就说明了,当初他“拉皮条”时所见的杜声声的实力,是有所保留的。杜声声的实力,远在他预测之上。

    围棋变化无穷,考的就是计算和心态。晏清都走的是正统路子,通过学习、和高手对弈,已然将自己的计算能力磨炼得登峰造极,而杜声声却能比他还厉害,这就让刘巍想到了杜声声的爷爷杜先。

    杜先是考古专家,围棋也颇为精通,曾经在六七十年代被关过牛棚,后来他心灰意冷,任由国家如何召唤,愣是不做考古研究了,只把他所知的考古知识编纂成书,靠着版权费养大了杜康养活了一家子。

    后来他的儿子杜康死亡,一家人的生活来源,除开工地上的赔偿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