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府入手


    是求,不是拜。

    尤管事当天夜里,就通过关系,悄悄的进了大牢去见了王允,然后把刘显对他说的那一翻话对王允说了。

    王允听了后,心潮起伏,也心里大惊。

    他细细思索过后,已经浑身冷汗,他知道自己有些鲁莽了。

    王允的确如刘显所猜想的那般,他已经不甘心于一般的名门望族,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想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

    一个世家望族,他们其实已经有了他们完整的经济产业,一般情况之下,已经不缺钱。在不缺钱的情况之下,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要不就是更多的钱,要不就是想要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这些基本上都是必然的。

    在大汉,一般的名门望族,他们一般情况之下,的确不敢有取代大汉汉室的野心。但他们的终级目标,就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名门望族,他们当真的有了取代大汉皇室的野心,那么也是很恐怖的,因为他们有钱有人,并且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厉害的人才。他们的谋划很深,有一整套完整的实行步骤。最厉害且成功的,自然就是后来的司马家了,三国归晋。

    现在的王允,他自然不会有大到没边的野心,但是的确有着那种权倾朝野的野心。

    但是通过自自己管家带来的刘显的那一翻话,王允真的感到害怕了,他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现在就是典型的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了。还有他认为自己最为失策的,就是不应该对何进、袁隗等等朝中的权臣抱有太大的信心。

    他只看到宫中的张让、赵忠等十常侍是他们共同的政敌,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可是却没有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问题。

    如果当真的可以扳倒了张让、赵忠他们,那么何进这个外戚党派,还有袁隗、杨赐他们,他们又能够从中获得到什么的利益呢?

    没有,起码他们看不到有什么的利益可图。

    原来这才是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提交了足可以弄死张让、赵忠他们的证据的时候,在那些宦官不承认的时候,何进、袁隗他们并没有群起而攻之的主要原因。

    皇帝宠信他们,是一个原因,但是王允始终都认为,就算是再宠信,都不太可能面对满朝文武的压力而不法办了张让、赵忠他们。

    明白了,王允此时当真的想通了。

    想通了后,王允此时的确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尤其是想到自己在朝廷,暂时不可能再复出的情况之下,他还真的不得不为自己的小命考虑了。

    王允相信,如果自己不能再在朝堂立足,那么何进、袁隗他们肯定也不可能再视自己为友为党朋。自己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沦为可有可无的人了。

    王允知道,现在他们还能为自己说几句话,让自己不至于被那些宦官定罪弄死,这已经是他们看在昔日的情份或说是面子上的问题了。

    王允也知道,以后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和他们一起平坐平座,不可能再一起共议大事了。

    想通了这些后,王允便已经有了决意,认为自己当真的得要先避开朝廷一段时间,要等到张让这些宦官失势,他才会有机会复出。

    如此,他也不可能再留在京城了,只要出了狱,他就得要逃离,否则真的有可能被害死。

    所以,现在处理了自己在京城的产业,也有必要了。

    尤管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或者也是出于王允对刘显的点醒的报答,决定将他新建的王家府邸卖给刘显,并且价值上也只是成本价差不多。

    刘显和尤管事见了面后,很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