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第一章 怪病
    话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名曰金陵,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城中有一座“芥子庵”,香火不盛,庙小人稀,只有一个老和尚跟一个小徒弟。庙中并无产业,老少二僧平日帮人念经诵佛,做些法事,化点斋饭来吃,勉强度日而已。

    那老和尚法名叫做普善,有一个远房侄儿,唤作胡君荣,本扬州人士,祖上世代行医,颇有资产,到了他这一辈却已十分破落,勉强开了间医馆谋生,谁知一次行医时闹出人命,只得弃家逃亡,投奔到了普善这里。普善心中虽大不乐意,也只得收拾出一间禅房让他住下。

    如此过了大半年,那一日到了端阳佳节,普善整治了一桌素宴,将面筋、馒头、竹笋、菌菇等吃食装了七八个碟子,命小徒弟渡远端到客房里与君荣过节。君荣称谢了,又从身上摸出十余个铜钱来,让渡远外头打些酒去。

    渡远出了庙,慢悠悠踱到庙旁的酒店里,掀开帘子进去,喊一声道:“老郑!”

    掌柜的郑老浑在里间听到动静,道:“青天白日的,瞎囔什么!”出来瞧见渡远手里的酒葫芦,便向寺庙方向一努嘴,悄声道:“又是那位的?”渡远冷笑道:“不是他,我上你这儿来?半文钱也不舍得多给,竟把我白白当成跑腿的了!”

    说完,将酒葫芦并铜钱一并排开在柜台上,亲眼瞧着郑老浑灌好了酒,拎起酒葫芦来晃了晃,笑骂道:“老郑,你怎么连我也蒙起来了?快给我灌满了,不然回去又要骂我偷喝了。”

    郑老浑问他道:“前儿说的事,你可替我在佛祖前求了愿吗?”

    渡远道:“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早晚佛前三炷香,保管你今年得个大胖小子!不过佛祖虽孝敬过了,佛祖座下的童子却还未打点到,昨儿他托梦给我,发了好大一通火,说你不把他看在眼里,要你婆家连生四五个女儿才罢,被我好歹劝住了。如今他正缺了一双鞋穿,还得郑大娘赶着做一双,交给我送到他处,我再好言替你谢罪,这事便成了!”郑老浑听说,笑骂了几句,方灌满了酒递给他。

    渡远拿回来,见四下无人,先喝了两口,方送到禅房里。此时君荣正与老和尚天南海北说些没要紧的话,见他回来,接了酒,又将各样素食装了一碟子给他,打发下去了。

    老和尚道:“贤侄,你到我这也有大半年功夫了,虽说一向无事,可也难保以后。何况你如今坐吃山空,半分进项也无,长此以往,如何是好?”

    君荣听了不语,半晌方道:“您老说的是。只是咱们家一向人丁不旺,上一辈的只您老和我爹两个,我爹早早去了,又只生了我一个,如今却叫我投谁去?”

    普善道:“我已替你想了一个极妥的法子,怕你嫌我多事,故不曾说与你听。”

    君荣笑道:“老叔这话,叫侄儿如何当得起。侄儿再不肖,好歹还是能分得清的,老叔尽管说来便是。若真能令我脱了这难,岂不是您老又积了一番功德?”

    普善道:“你家世代行医,听人说祖上传下了几个医方,当初你们家变卖家产之时,有人要买,你爹不肯。我想既有人肯买,想来值些银子,何不就在此处寻个药铺卖了,得些银钱,便远走高飞,好过在此处日日担惊受怕。再过十年八载,官府见一直拿不到你,自然就都丢开了,谁还记得你这事?到时你再悄悄的回来,岂不是好?”

    君荣忙道:“这事如何做得!那方子是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我当初逃难来寻你老人家,连你侄媳妇、侄儿都不理会,只把这几个方子当性命根子一样带着,怎能说卖就卖?”

    普善道:“想是你念着那几个方子是你爹留下的,因此舍不得。你不想想,你这般在外逃命,你爹坟头谁人打理?没人上坟烧纸,便没东西孝敬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