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4章 毒杀事件
,他以后基本就不能再蹦跶了。

    自己还不如做个好人,帮他在福康帝面前说好话,这样还能得人心。

    人家会说,到底太子仁厚,对弟弟那是真好啊!

    要知道,老百姓喜欢这个呀!自己何乐而不为?!

    于是太子就到福康帝那里,据理力争,并且劝福康帝看在父子之情的份上,看在他们情同手足之情的份上,饶他这一回。

    大高说即便他想谋求太子之位,如今也被发现了,把他打发到一个地方安生生活就是。

    如果要是真的冤枉了他,那么杀他,他岂不成了冤死鬼?等到他将来,如何有脸面对自己的母后

    ?!

    福康帝坐在那里,面如猪肝!

    福康帝气得拂袖而去!

    不过,福康帝一个人的时候,他又细思量,如果三高要是真的想谋皇位,这次他和太子都是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还为自己的弟弟求情,自己作为父亲,怎么就不能放他一马呢?

    福康帝生气归生气,等他渐渐地静下心来,也想通了,自己还能活几年?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这个天下,还是落在太子手中,太子既然这么仁厚他都不介意,那么就随他去吧!

    于是,福康帝就让太子拿出方案,处理了三高。

    太子的做法是,把三高身边的所有亲信处死,另外调拨很少的人给他用。

    从此,三高老老实实,再也没有出头。

    三高能躲过这次劫难,完全是因为太子要防范的不是他,而是远在山东的二高。

    话说回来,这次事件三高真的是无辜的吗?

    当然不是!

    这次事件,还得要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黄公公。

    黄公公才是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

    为了更为清晰地了解这个人,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那还是在福康帝跟惠武帝打仗期间,那段时间,惠武帝听从方大人建议,他想离间福康帝与大高之间的父子关系。

    那个时期,福康帝一直带着二高三高在外打仗,把北城交给了大高防守。

    有一天,惠武帝给在北城的大高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跟随他的父亲造反,如果他能悬崖勒马,投靠惠武帝,惠武帝将撤销他爹北王的资格,封他为北王。

    当黄公公知道惠武帝派人给大高送来这封信的时候,他连夜赶去告知福康帝,说大高与惠武帝之间有书信往来。

    要知道,二高本来就跟自己的这个哥哥不和,他在福康帝(那个时候还叫北王)面前没少说大高的坏话。

    福康帝对于大高顿时就起了疑心!

    如今大高竟然接到惠武帝的信件,自己都不知道,这就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己。

    福康帝便决定,在这非常时期,他要杀了大高!

    福康帝起了杀心了。

    就在福康帝已经派出去的一队人马,准备秘密处死大高,他们已经走了一里多地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说大高派了信使来了。

    福康帝便见来人,结果,大高派来的信使,给他送来了惠武帝写给他的信,原封没动地交给了福康帝。

    福康帝这才醒悟,忙让人快马加鞭去追那支奉自己的命令去杀大高的队伍,赶紧把他们带回来。

    信件原封不动,这就表明了大高的心迹啊!

    大高没看心中内容,说明他始终都是孝忠自己的!

    要是他看了信中内容再送来,恐怕福康帝对他的怀疑那还是很难消除的。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