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四二章:童谣声声唱
    楼半夏看着毕巧送到她面前的树叶形点心,心里有些发憷。|虽然毕巧平时做饭还不错,但有的时候也会脑洞打开,做一些很奇怪的“新鲜事物”。前段时间,她就纯大蒜做了饺子,差点把她的眼泪呛出来。这一次,鬼都不知道她又想出了什么奇怪的主意。

    捻起一块点心,楼半夏不去看毕巧期待的眼神,直接将点心塞进了萧煜嘴里。萧煜对楼半夏突如其来的喂食受宠若惊,刚嚼了两口,他的笑容便僵在了脸上。苦瓜的味道直冲脑门,瞬间让萧煜的脸色都有些发绿了。这味道,绝对不比楼半夏给他做的那道鱼汤好到哪里去。

    毕巧微笑:“怎么样,好吃吗?”

    “半夏,”萧煜抓住楼半夏的手,认真地看着她,“你还是跟我回王府吧,我怕你被饿死或者毒死。”

    毕巧啐了他一口:“呸,你才会被饿死毒死呢。有的给你吃就不错了,少给我们挑拨离间。”

    楼半夏看着如今对着萧煜也能嬉笑怒骂的毕巧,不由得失笑。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更何况,夹在这两个人之间,楼半夏有时候会有自己是夹在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丈夫的错觉,总归不太好受。

    贾府灭门惨案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因为贾佳被斩首落幕,酒馆茶楼里的说书人三天两头便要将这件事拎出来讲上一遍,每每都能引起极大的反响。甚至有些妇人管教不听话的孩童,便拿贾佳的名头出来吓唬孩子,称贾佳会化作厉鬼在晏城游荡,转吃不听话的小孩子。十天半个月下来,贾佳的形象已经完全被妖魔化。从十恶不赦、六亲不认、杀人如麻,到头上张犄角、背后生黑翅,贾佳已经完全没有了“人”的样子。

    楼半夏和萧煜在茶馆中又听说书的讲了一遍贾府灭门惨案,兴致阑珊地往外走。

    “这些说书的是越说越不像话了,把魏侯押解贾佳说得跟佛祖大战魔尊似的。”毕巧忍不住吐槽。

    楼半夏摇头不语,老百姓平时没什么消遣,茶余饭后就爱听些新鲜事,八卦八卦邻里乡亲。说书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自然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当然会越说越离奇,世间那么多传说,很多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他们说的倒也不算完全胡扯,贾佳的确是入了魔道,难以自持,六亲不认。

    这天是个难得的艳阳天,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不少。一路上,有不少人都对楼半夏和萧煜露出“你懂我懂大家懂”的善意眼神,让萧煜保持了一路的好心情。

    突然,走在二人前面不远处的毕巧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拦住了去路。约莫只有三四岁的孩童捧着一个脏兮兮的破碗站在毕巧面前,满目期待地看着毕巧……手上的零食。

    毕巧心软得很,挑了一个装得满当当的油纸袋递给那孩子。孰料,那孩子还没接到手上,便被另一个大些的小伙子拉走了,那小伙子还一脸戒备地看着毕巧。

    “我长得很像坏人吗?”毕巧垂头丧气地回到楼半夏身边。

    楼半夏拍了拍她的肩膀,摇头失笑:“这些乞儿遭受了世间太多的恶意,戒备心重也是正常的。像你这么干脆大方的人,要么是很善良,要么是真缺心眼儿,要么就是有所图谋。这个世界上真正善良的人太少了,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也不奇怪。”

    太多怀揣肮脏之心的人消磨了这些可怜之人的信任,让他们对善良充满了怀疑,对世界充满了怀疑。

    “小呀小呀小黄莺,笼呀中呀听叮咛。风雨深夜哭嘤嘤,是谁偷走了它的心。”

    “小黄莺呀别害怕,小哥哥呀会来的。谁在墙角埋葬它,夜半又听了黄莺啼。”

    童稚高亢的声音吟唱着朗朗上口的童谣,众人都习以为常,但童谣中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