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心不可掇
,这之中或许还有什么她所不知道的事情,这时,她不禁想到了崔霖,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

    雪回头,用余光瞥过司马澄和司马昀两人的书案,只见记下的诗句白纸已经积攒了不少,那些被认为是未来可期的国学生们也有不少已经发言,期间也有好些不曾提及姓名的国学生起身吟诗,雪也一一表示了赞许。

    雪回过头,心里正估摸着策宴的进程时,堂下又有一人起身,说道:

    “启禀陛下,在下想到一首诗,这诗中的月虽只是月型的首饰,却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王苏起身,拱手向雪行礼。

    “嗯,王公子,你说说。”雪又抿了小口茶。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雪第一次听到这首诗,咋听上去,感觉就是诗人与美人分隔两地,想要相见却因路阻且长,终见而不得的意思。

    雪歪过头,手枕着脑袋,一方面觉得自己才学不足,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思考,想要猜透诗中的深意,想着想着,愈发觉得这其中的“美人”一词与跟屈原《离骚赋》中的“美人香草”有相似含义,既是比喻又是起兴。

    她想问,但碍于自己皇帝威严,又担心会不会有些不妥,这时,雪看见堂下也有人和自己一样,一知半解,面带疑惑,她顿时有了勇气,于是清咳了两声,说道:

    “嗯……你继续跟大家说说,这诗好在哪里。”

    “是,陛下。“王苏拱手道。

    ”此诗是张平子《四愁诗》中的第三愁,这‘四愁’句式相同,张平子借用不同的方位地名,分别暗示自己对当时小人干政之忧,安帝、顺帝时的民族矛盾之困,顺帝时外敌入侵之恐,安帝时边疆安危之惧,但是,哪怕路途险阻,也无法绝念,徘徊不进,犹豫不决,最终愁闷郁结。“

    雪也听得十分认真,张平子也是史上有名的臣子,出身名门,不仅在文学上才学过人,而且在机械和天象观测上也有很高的造诣,雪还在书肆的时候,卫铄还以张平子为榜样,积极钻研,改进造纸的工艺。

    想到这里,雪不禁想起卫铄,虽然之后,司马一直有派人去打听他的下来,但始终杳无音信,也不知道他过得这么样了,不经意间,雪的脸色上露出一丝哀伤的神色。

    ("小说")手打更新

    待雪回过神来,发现堂下之人都望着自己,神情庄重,尤其是王苏。

    (PS:"小说"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