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8.张家口结安答
稍作歇息,刚刚听闻三侠讲着天马的故事,甚是精彩,还望三爷继续说说。”

    那矮胖子听独孤逸一口江南口音,倍感亲切,于是说道:“你这小子,倒挺聪明。你且坐下听我二哥给你说来。”那落魄书生对独孤逸点点头,笑了笑,说道:“那在史记和汉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当年博望候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贰师城见了汗血宝马,回来奏知汉武帝。皇帝听了,欣羡异常,命使者带了黄金千斤,又铸了一匹与真马一般大的金马,送到大宛国去,求换一匹汗血宝马。那大宛国王言道:‘贰师天马,乃大宛国宝,不能送给汉人。’那汉使自居是□□上国的使者,登时大怒,在大宛王朝廷上出口无状,椎破金马。大宛王见汉使无礼,命人杀死使者,将黄金和金马都夺了去。”

    那憨厚的蒙古少年“啊”了一声,见那落魄书生举碗喝茶,忙问:“二师父,后来怎样?”那八个白衣人也出了神,侧耳倾听这二师父宝马的故事。之看那二师父喝了口茶,说道:“三弟,你是养马名家,可知道那宝马从何而来?”那矮胖子说道:“我曾听先师说,那是家马与野马□□而生。”书生又道:“不错,据史书上说,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生了一个妙计,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了。靖儿,你这匹小红马,只怕是从大宛国万里而来的呢。”

    那三十多岁的女子坐在独孤逸左侧,问道:“汉武帝得不到宝马,难道就此罢手了不成?”书生又答道:“他怎肯罢手?当下发兵数万,令大将李广利统率,到大宛国贰师城取马,为了志在必得,把李广利封为贰师将军。但从长安到大宛国,西出嘉峪关后一路都是沙漠,无粮无水,途中士兵死亡枕藉,未到大宛,军队已只剩下了三成。李广利兵困马乏,一战不利,退回敦煌,向皇帝请援。汉武帝大怒,命使者带剑守在玉门关,下旨言道:远征兵将,有敢进关者一概斩首。李广利进退不得,只得留在敦煌。汉武帝心想,宝马得不到,还丧了数万士卒,岂不是让外国看轻了我大汉天子?于是大发边骑,一共二十余万人,牛马粮草,不计其数,还怕兵力不足,又下旨令全国犯罪小吏、赘婿、商人,一概从军出征,弄得天下骚然。还封了两名著名的马师做大官,一个官拜驱马校尉,一个官拜执马校尉,只待破了大宛,选取骏马。六弟,汉朝重农轻商,你若生在汉武帝时可就倒了大霉,三弟却可官拜驱马校尉、执马校尉了,哈哈!”

    独孤逸问道:“敢问二大侠,这赘婿又犯了甚么罪?”那书生见独孤逸问话,便对着独孤逸笑了笑,说:“小子听得倒是细心。”又说道:“若不是贫穷无告之人,谁肯去做赘婿?强征赘婿去远征,便是欺压穷人了。那李广利带了大军,围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的众贵人害怕了,斩了国王的头投降,献出宝马。李广利凯旋回京,皇帝大喜,封他为海西侯,军官各有封赏。为了这几匹汗血宝马,天下不知死了多少人,耗费了多少钱财。当日汉武帝大宴群臣,做了一首天马之歌,说道:‘大一贡兮天马下,露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与友!’这诗是说,只有天上的龙,才配与这天马做朋友呢。”

    独孤逸看看那匹红马,只觉得这马传奇无比,转头看到旁边做的八个白衣人也在打量门外的马,脸上满是欣羡之色。那落魄书生又说:“殊不知这大宛天马的骁健,全由野马而来。汉武帝以倾国之力得了几匹汗血宝马,但没贰师城外高山上的野马与之□□,传了数代,也就不怎么神骏,身上也渗不出红汗了。”书生说完故事,七人谈谈说说,吃起面条来。

    韩小莹看了看独孤逸,说道:“听你说话像是江南人士,你打哪里来,要去哪里呢?”独孤逸答:“这位姐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