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一章 朝会

    “在场这么多公卿大人谁不是为国尽忠?我许冕难道就存着私心了么。老夫建议议和,是为了苍生百姓着想,是不想全天下战祸连连。倒是你张大人,一味挑起战端,不知是何居心。”

    “许大人,下官主战是根据敌我形势的分析判断。那时在下以为方车骑大军尚在,只要朝中补足粮草和援兵,凉州局势就不会崩坏到这等地步。”

    其实他在得知方起兵败的消息时也是大吃了一惊,因为他绝不相信以方起用兵之能会败的这么快这么彻底。

    张嘉现在似乎意识到了他的错误,错误的源头还得从他的方略说起。

    前几日他觉得自己的方略可行,是建立在两点之上。

    其一,方起拥有至少五六万兵马,凭城坚守对付匈奴人绰绰有余,所差者只是粮草短缺。而凉州真正的情形到底危机到什么程度,其实他了解的并不真切。

    其二,他认为朝中诸人只是政见不同,所谓的朝堂党争和暗流涌动也只是执政观念分歧而引发的可控矛盾。所以如果能说服同僚们按照自己的方略行事,上下一心与匈奴人对战,应该有八九成的胜算。

    显然他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匈奴军于一月末开始犯境,方起于二月二日、二月五日、二月八日、二月十一日分别写了四封求援信递到了尚书台,都被梁翼生生按了下去。期间方起还写了数封给梁翼及王远的私函,也都没得到任何回复。

    二月十三日方起终于想到求助于张嘉。那是方起兵败雁谷的前一天,当时谁也不知道第二日形势就会急转直下。所以方起信中的内容也只是简要说说匈奴人犯境,军中粮草匮乏的情况,并写了些希望张行令在朝中争取援助的言语。

    仅仅过了一日,方起在雁谷大败。这等紧要的军情梁翼当然再瞒不住,但是方起部队的真实情况梁翼却可以有所隐晦。而再过五六天,方起就死在了汉阳城下。

    也就是说,由于种种原因张嘉得到的信息从始至终都是片面和缺失的。所以他忽略了方起求援时间和形势的紧迫性,导致他犯了第一个错误。

    而他的第二个错误更为致命,就是他对朝中形势的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