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七章 今朝
,跟虞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虞承帝可能并不是很喜欢方起。他不太听话,还总有一些让承帝难堪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这不是重点,在承帝搞业余爱好时指手画脚的人又不只他一个。问题的关键是,别人指手画脚承帝可以让人拖出去一棒子打死,而对方起,却不免有点忍气吞声。

    说到底,方起的功劳和方家的地位才是承帝讨厌他的根本原因。

    开国四将的下场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你立的功劳越大,可能越引起你领导的反感。第二,一个人想不想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造反的能力。

    可悲的是,方起这两点占全了。

    更可悲的是,他还是个忠臣。

    一个重整过山河,奠定过乾坤,掌握着大军,却还不想当乱臣贼子的人。在虞承帝这样一位没有足够底气能镇得住场子的皇帝手下工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虞承帝平乐十八年,那年方起四十八岁。他被贬凉州。

    朝堂的尔虞我诈和争斗不休是方起永远理解不了的游戏,承帝和方起两人显然都很满意这个结果。

    对于承帝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安排。既摆脱了方起对于自己的潜在威胁,又能让他在帝国最需要的地方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与作用。

    而对于方起来说,这也是个不错的归宿,凉州的苦寒可能比洛阳的繁华更适合方起。这里才是他一生最熟悉,最快乐,最安心的地方。是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军神的地方。是他追随老父,金戈铁马二十载的地方。

    现在,兜兜转转了一大圈,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区别只是身边少了那位不苟言笑的严父,多了一个八岁的孩童。这孩童的名字叫做方权。

    如父亲一样,方起兢兢业业恪守了遥关十三年。白袍韩信的大名,震慑着任何想窥视帝国北面边境的人。直到,那些匈奴大汉再一次变成草原上称霸四方的恶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