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六章 大秦王朝的历史
    大秦王朝律法第一条之所以是这个,这还要从大秦王朝的历史说起。

    大秦王朝的前身是一个名叫大宋的王朝,这个大宋和大秦在某些方面有点像。

    商业都是非常的发达,上到帝皇百官、下到黎明百姓,都是相当的富裕。

    不同于大秦王朝文人士子和百姓们的实事求是和务实作风,大宋王朝的文人学子们有一句座右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话看上去,似乎这些文人学子们都有着救济苍生的宽广胸怀。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终归只是嘴上功夫和口号而已。

    喊起口号来,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响;

    做起实事来,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废材!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那些不干实事的人每天除了知乎者也和喊口号之外,还动不动就对那些干实事的人评头论足。

    更过分的是,或许是见不得那些干实事的人在百姓中所取得的名声。

    这些人就开始在朝廷和民间指责、攻击那些做实事的人,害得一群一心做实事的官员们或者去职、或者罢官入狱。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人去职与入狱的罪名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莫须有。”

    当时大宋王朝的宰相,同样也是当今大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任不群,实在看不惯这种社会风气和文人士子的作风。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整个大宋王朝就要完蛋了。

    要知道,这个世界可不是只有大宋一个国家,周边还有很多虎视眈眈的国家。

    大宋如果不改变的话,肯定会被这些国家瓜分干净。

    为了大宋王朝,当然也为了个人的私欲。

    任不群宰相联系了那些干实事的官员和军人,悍然发动了一场从上到下的政变。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只会喊口号、编织各种莫须有罪名的文人士子和官员们才发现,他们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就这样,在其他国家没有反应过来和做好准备之前。

    任不群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立了大秦王朝。

    为了稳固大秦王朝和发展大秦王朝,任不群和一群干实事的官员建立了无数有效的律法,开始走向了以法治国的王朝战略发展方向。

    而在众多的律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律法:“凡以莫须有罪名指控他人者,夷全族!”

    这条律法,也是大秦王朝的立国基石。

    当柯历开始阅读整个大秦王朝的开国历史和律法条文时,对几千年前那位任不群深深佩服。

    不管对方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夺取了大宋王朝,对方的所作所为都值得柯历佩服。

    在柯历看来,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改革。

    在这个改革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改革从来不是所谓的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

    当然也不是什么军事改革,虽然这三种改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

    于柯历而言,最重要的改革是文化改革、是思想改革。

    一个国家,只有它的民众的思想和文化从上到小、从内到外得到了改革,这个国家才会产生真正的改变。

    那位大秦王朝的开国君主任不群很明显知道这点,所以一开始就以律法的形式杜绝了莫须有这种实质上发展清谈治国文化的存在基础。

    在这条律法的作用下,整个大秦王朝开始变的务实。

    凡事都讲究证据,开始追求实事求是。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