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六十八章 全面竞争
现实,五条枪是根据利润才扩大生产的,朝廷又不需要这么大的量,机密文件,也不可能大量印刷,不是机密的话,为什么不去找五条枪印刷?

    但问题是,朝廷要控制舆论,而印刷就是舆论的载体,朝廷当然不想在这方面过度依赖郭淡这个敌人。

    这是一个非常纠结得问题。

    正当这时,忽听后面有人言道:“各位大人勿忧,我有一计或许可行。”

    大家回头看去,皆是一愣。

    “姜给事,黄御史。”李植惊喜道。

    来人正是黄大效和姜应鳞。

    如今年关将至,他们也得回来打报告了。

    二人上前向王锡爵和王家屏等人行得一礼。

    王家屏也没心思与他们寒暄,问道:“方才黄御史那话是何意?”

    黄大效立刻道:“大人,下官以为现在问题并不在于朝廷是不是应该提升印刷技术,因为朝廷也并不需要印刷太多的书籍,而是在于,不能让五条枪一家独大。”

    王家屏点点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他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印刷,就是五条枪过于强大,导致刊物都得依赖五条枪,这令他们感到恐慌,问道:“不知黄御史有何妙法解之?”

    黄大效便道:“朝廷可以扶植起另一家印刷作坊来五条枪分庭抗礼。”

    ......

    无独有偶!

    此时,郭淡也在视察五条枪印刷部,因为五条枪已经成功挂牌,获取了十万两的资金,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当然也得给工匠分红,而且股份制之后,也得进行一些内部整顿,变得更加规范。

    但是这里画风完全不一样,那边还在纠结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以及成本问题,而五条枪更加关注的已经是生产工艺。

    考虑的不仅仅是提高技术,而是如何将技术用于大规模生产。

    毕竟郭淡搞得不是艺术,他的目标是挣钱。

    从这规模上就可见一斑,刚开始五条枪的印刷作坊,就是一间大宅院,而如今已经扩大二十倍,有着几千个工作人员。

    而且五条枪的印刷作坊已经是集大成。

    比如说这里运用了元代商人王祯的转轮拣字盘。

    并且用以偏旁部首来归类文字。

    拣字人员都不需要怎么认字,可以根据文稿将一个活字取出排版好。

    当然,后面还有人审查。

    印刷方式也得极大得改善,已经用上一种简单的机械印刷,这虽然是从卫辉府传到这里来的,但其实一个来自泉州的工匠,因为他曾帮一个弗朗机传教士印刷过一些文稿。

    那传教士告诉他,可以制造机械来帮忙印刷,提升效率。

    但那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小工匠,哪里拿得出钱来制造印刷机,他也不需要,他后来去到卫辉府,就将这事说了一遍,卫辉府又反馈到京城来,京城的工匠根据他的说法,三天就给制造出来。

    其实这印刷机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大木匣子,上面有一个可以来回扳动的把手,下面连接着一个圆盘,然后再下面是一个大抽屉,将排版好的活字印刷版固定在抽屉里面,将纸贴在抽屉得盖子上,刷好墨,盖子盖上,推入木匣子内,来回扳动把手,就好像拧紧螺丝一样,往下压,然后便印刷成功。

    这种机器虽然简单,且效率也不是非常快,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手艺高超得工匠,是一个手脚健全的人就可以干,这就是生产工艺,跟艺术完全相反,艺术是要天赋,是要累积的。

    生产工艺就是最简单最好,最好是傻子都能干。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