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八十章 顺我者富,逆我者穷
是这群地主,结果他们反倒跟卫辉府勾结上。

    他们现在倒是想跟卫辉府和谈,因为他们看到大名府过得很是滋润,但这都是因为他们封路,既然围堵不住,不如开放得了,但是当地的读书人又不答应,咱们不能屈服,坚决抵制。

    可他们也就嚷嚷,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就很尴尬,不管是开封府,还是彰德府可都是骑虎难下。

    当他们为这税收在盘算的时候,人家卫辉府的税单都已经送到京城去了,卫辉府年前就把税都收上来了,他们只是负责点数,至于是多是少,他们可不管。

    而且如今的卫辉府根本就没有空管这些事,整个卫辉府都没有一处过年节的,因为太多资本进入卫辉府,也有太多人进入卫辉府,大家都忙的要命,忘记过年这场事。

    从年末到年初,那作坊是如春笋一般长出来,而且清一色得砖瓦构造。

    由于耕地转换税太高,这导致以前繁荣的地方变得非常冷清,只要你看到是大面积的耕地,那基本上就只能看到雇农在那里劳作。

    而以前的荒芜之地,贫瘠之地,是热闹非凡,大量工匠在那里修建作坊,那些地就太便宜了,很多县都是直接送,你们砸钱过来就行。

    陈平的建筑团队直接就干起了开发商,他们现在不是等着与人合作,而是直接拿地,然后建造作坊,建好再卖,这都是因为地价太便宜,又不怕卖不出去。

    当然,他们也做过调查,知道建什么作坊,容易卖出去。

    不仅如此,卫辉府教育行业也开始崛起,这多半都是因为那些江西商人的到来,也不知为什么,这江西商人比其它地方的商人更加重视教育,他们来到这里之后,给予那些寺庙很多的捐助,同时也悄悄跟那些和尚说,有好苗子就都往我这里送。

    其他商人也不傻,现在大家都缺识数认字的人才,因为卫辉府经济跟哪里都不一样,完全就是一个生产基地,这必须要跟外面取得联系,那么这就需要往外面派人,而且一定要是识数认字的,大富商也开始跟寺庙达成协议。

    那些方丈一看,真是阿弥陀佛,这都能挣钱,而且这钱就是赚的,跟郭淡没有半毛钱关系,郭淡也是捐助者之一,那可得好好干,如果他们培养的人才越好,这捐助就越多,他们就开始对外招收人才来教书,他们现在还怕自己交不好,压力骤增,而且他们为了吸引人才,都只招俗家弟子。

    也就是说,你来这里当和尚,你都不用剃度,可以吃肉喝酒,可以娶妻生子。

    很多穷书生就都上寺庙教书去了,他们在那里教书,自己也能够读书,关键还能够挣钱。

    这教育行业就开始膨胀。

    反正只要有资本进入,什么都快。

    而这一切得一切,通过一本本账目,将会慢慢的在京城体现出来。

    乾清宫。

    万历揉揉眼,然后盯着手中的账本瞧了瞧,又揉了揉眼,又瞧了瞧,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动作。

    过得好半响,万历才缓缓放下账本,然后向面前站着的郭淡问道“二十万两?”

    郭淡点点头道“回禀陛下,是的,这是扣除卫辉府支出之后的纯利润。”

    万历眨了下眼,道“岂不是说朕赚了九万两之多?”

    郭淡点头道“是的。”

    万历只觉不可思议,道“可是你之前不是说才六七万两吗?”

    什么时候你的语气变成才六七万两了,不过这锅我可不背。郭淡忙道“陛下明鉴,当时可不是卑职算的,是户部统计出来的,卑职当时是说,差也不多,具体还得等卫辉府统计出来。”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