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十八章
有母亲诸事操劳着,肯定早就为父亲的寿宴准备妥当了。平辈中又有大哥大嫂,都是能干之人,怎么也轮不到我一个小丫头出面。不过这确实是我和江雪的一份孝心,想着为父亲热热闹闹办一场,让家里人都齐聚起来,您老也高兴高兴。您看,要不您就允了?”

    二姨太一听这话,生怕自己的儿子落了后,赶忙说道:“你确实不该强出头,孝心哪里显示不出来呢?你前面还有两位哥哥两位嫂子,她们哪个办不好这寿宴呢?”

    大夫人虽不是韩江雪的亲生母亲,与韩江雪的感情也隔着层肚皮。但权衡利弊之后,她也知道这位过继过来的儿子是她此刻唯一的靠山,也知道亲疏远近的道理。

    她此刻悠悠开口:“这个家,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来操办的。如今岁数大了,身子骨和脑子都愈发不中用了。依我看,这差事就交给月儿来办,挺好的。人家女儿家,能干成那么大的事业,操办个生日宴有什么做不好的?”

    二姨太惯来是不与大夫人起正面冲突的,也知道自己出身至此,挤破脑袋也是扶不了正的。不过面对儿子此刻的困境,她还是要搏一搏的,赶忙又欲开口辩驳一番。

    月儿见时机成熟,赶忙做起了和事佬:“母亲,二娘,快别吵了。都怪月儿不好,平白惹各位长辈生气了。这样吧,左右父亲的生辰还有小半个月的观景,大嫂若是不忙,我想邀请大嫂从松北省过来,小住一阵子。我也好向大嫂讨教一番。”

    二姨太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既不伤和气,又不让自己的儿子儿媳落了后,于是赶忙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你大嫂啊,最是厉害的,持家管事有一套,你正好和她学一学。”

    韩靖渠在一旁一言未发,从头至尾看着两辈人为了他一人而争得面红耳赤,男人私心里的那点虚荣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他刀尖上舔血一辈子,征服了东北的万万人,但那种成就感都不及眼前的女人们为得他欢心的争斗来得直接痛快。

    有时候,男人的虚荣感就是这般幼稚且毫无道理的。

    他吃罢早餐,决定道:“那就让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一起办吧。记着,不必太铺张浪费,艰难时刻,要懂得打江山的不易。”

    月儿笑着起身应和着,她的第一步,就这般达成了。

    转身,看向韩江海:“大哥,还劳烦您给松北那面打个电话,看看大嫂什么时候能到锦东城,我好派车去接。”

    韩江海对于这个弟媳多少是有点惧怕的,毕竟一个女人人生第一次开枪,面不改色心不跳,实属难得。上一次他见到这般烈性的女人……还是他自己一直不太待见的那位媳妇。

    韩江海的夫人,是松北地区有名的小军阀楚顺江的女儿,名叫楚松梅。

    楚顺江土匪头子出身,坐拥小兴安岭,背靠俄国人,与韩静渠算得上是不打不相识。

    还在董姓军阀手下做旅长的韩静渠奉岳父的旨意前来东北剿匪,在小兴安岭和楚顺江打了小半年的仗,一方借着地形优势,一方借着火力凶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最终,韩靖渠还是设了套,买通了几位有点姿色的窑姐儿放出声势,引来了色性大发的楚顺江,几人合力将楚顺江擒了送给韩靖渠。

    韩靖渠也心知肚明,松北匪患猖獗,杀了一个楚顺江毫无用处,起来的定然是千千万万个楚顺江。时局动荡,池浅王八多,占个山头就敢称王。楚顺江要是一死,他手下必然四分五裂成诸多派系,如此一来,剿匪的难度就更大了。

    于是,大字不识一个的韩静渠想起了小时候听说书先生讲过的“关二爷华容道放曹操”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颇有胆识地决定,放了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