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第二章
    如果说,钟扬第一次醒来的时候,不了解原身对科举的执念,等到再次晕倒醒过来,他就明白了,同时也清楚了,自己这次的新生,不都是幸运,可能还掉进了一个深坑中。

    真要是答应了原身科举这件事,可能把自己活埋了他都办不到。

    说起钟扬上辈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按部就班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学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英语专业,找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力资源工作,拿着不算低也不太高的薪水,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因为一场普通也不普通的车祸,穿越到这个大崇王朝和他同名同姓年方十八的小童生身上。

    钟小童生大概是死了,死亡原因是气死的。

    在这之前钟扬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因为高血压心脏病之类的气死,原来年轻人也会有怒急攻心的时候。

    事情的开头,要从今上正和帝登基说起,一个小小童生的生死和高高在上的皇帝老爷自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只是皇帝老爷颁布的那不近人情的政策却是小童生死亡比较重要的原因。而原身之死,钟扬给的评价只有哀其不幸,怒其太想争。

    要说当今世界的背景,掌管天下的不是汉人而是少数民族的胡人,前朝大周的亡国之君昏庸无道亲小人远贤臣,致使官员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国力积弱,被北方虎视眈眈中原富庶的游牧民族胡人夺去了政权。胡人虽然入关得了天下,但是天下还是汉人居多,少数人的政权统治多数人,就要有多方的考量平衡,没有办法绝对的压服就只能互相拉拢打压,而拉拢少数民族统治汉人,是入关的太祖皇帝采取的主要政策。

    宽猛相济是胡人皇族学习汉文化后采取的施政方针,等先皇也就是本朝的第三个皇帝继位,因为父亲祖父相对严苛的政治,这一代是以仁治国,对百姓、臣子极尽宽仁。

    先皇上位早期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甚至收服了蒙族不少地区扩大了大祟的疆域,但英雄迟暮,先皇晚年时担心大权旁落,猜忌疑心愈重,正值壮年的儿子们让他心中升起了危机,对待儿子们往往是打压下去一个再提拔一个,让皇子们都仰着他的鼻息生活,来显示自己作为君父的权威。而皇子们的夺嫡之争也随之父亲的老去更加激烈,皇位上的兄弟们因为争夺皇位,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吏治混乱腐败滋生,一个个拼的两败俱伤,将好好的朝廷弄的乌烟瘴气。

    而当今这位因为年龄小,年长的皇子大多在夺位中折戟,于是捡了个漏。

    但是这漏还不是那么好捡的。

    大皇子逼宫失败自刎,身体本就强弩之末的老皇帝气的一命呜呼,临死前只有正和帝这个儿子陪在身边。这时候,不管老皇帝当时有没有说过把皇位传给他的话,正和帝不把皇位认下来等着他的就是个死,于是和老皇帝的禁军首领联合在一起登了基,登基十多天后才拿出传位的圣旨了,众人面上不敢说什么,对他的帝位却一直有诟病,政敌也多拿此事打击对付他。

    得了个烂摊子,还整日被人非议位子来的不光明正大,甚至自己做了弑父的事情,想来这皇帝也是挺委屈的。

    而年轻就是进取的资本,这位二十岁登基,现在执政已经有四年的皇帝,为了稳固帝位,厘清政治,革除百年来积累的弊端,他采取了“猛”的治国理念,用严苛到甚至残酷血腥的手法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这人一边做自己的改革,一边顶着先皇的名头说他的这些政策都是遵循皇父的旨意、意愿,这不要脸的行为,让一群酸腐尸位素餐的大人将他恨得牙痒痒的。

    宣州府等几个地区出现学子罢考,乃是因为这位推行士民一体当差的政策,要求士族和农民百姓一起承担赋税丁役,从科举取士以来,给与儒户宦户等的优待,致使地方豪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