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章
    第一章

    周冰心是天津c大的大二女生,来自北方的一个山村的贫困家庭。

    她的名字是她的爹爹给起的,爹爹周占良那时是村里的文青,特别崇拜著名女作家谢冰心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的诗句,就给女儿起了个“周冰心”名字。

    当初给她起小名,她爹爹想叫冰冰,奶奶听了,说冰冰还乓乓呢?爹爹一想,干脆念一个冰字,顺便把儿话音带出来,就成了“冰儿”。

    可村里人都不知道她的大名,只叫她“丫丫”,小名是她娘起的,村里人还以为她的大名叫周丫丫呢。

    冰儿很喜欢自己的名字,记得高中读书最多的书是《红楼梦》,贾宝玉说过,女孩是水做的,而叫冰儿,是睡着的水啊。

    冰儿有着幸福的童年,那会还有爷爷,爷爷叫周汉,那会在村里很有威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当过多年的村干部,在改革开放后,又做起会计的,兼着村里和乡里的企业的会计,家中生活条件在村里数一属二。

    村里前街盖起一溜烟五间座北朝南的亮亮堂堂大瓦房。

    爹爹是民办教师,就独苗一个,上头两个姐姐都大他十来岁,都出嫁到外乡。

    爷爷在冰儿六岁时患上肺痨,爷爷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一大家子都慌了。

    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卖掉了的五间座北朝南的瓦房,可是,爷爷还是在一年后走了。

    奶奶也急出了病,得了脑梗,治疗后也行动不便了。

    冰儿的弟弟是个轻微的脑瘫,因为他的头大所以村里人都叫他”大头”,冰儿还有一个小冰儿十二岁的小妹。

    爹爹去了西边山区的矿上打工,过了几年,染上了尘肺病,又不能干重活。

    一家子陷入了贫困之中,只得栖身原来在村西头的破旧的老屋里。

    冰儿在2004年考上了天津c大的,一年的学费和杂费,加上生活费大概要一万多,家里东借西凑的只有三千元。冰儿手里有暑假打工的积攒两千元,还有县里奖励两千元,还是差不少的。

    临走的那天晚上,爹爹在当院的树下一番心语,久久地让冰儿不能释怀的。

    爹爹拉着冰儿坐在当院的槐树下,晚上的月光皎洁如玉,满天的星星眨着眼。

    微风吹来凉爽,也送来了一些早秋的寒意。

    冰儿拿起了爹爹的手。

    冰儿的心揪了一下,粗糙的手摸上去有些像粗砂纸,满手的细细的裂纹,手指间硬硬的老茧。

    冰儿想起了美术书中工笔画的老爷爷的手掌。

    可是爹爹刚刚五十出头啊,冰儿抚摸那双手,贴在自己的脸颊,陡然泪水流淌下来了,叫一声,爹爹。

    爹爹用那双粗糙的手,摸索着冰儿的头,嘶哑地说:“冰儿,不哭了,这回成了,你考上大学了,还是有名气的大学,给爹爹添了这么大脸,还要谢谢冰儿啊。”

    爹爹病情这一阵子稳定了,但说起话还是轻轻地说:“冰儿,这个家有你娘和你爹,它就塌不了的。虽然我们俩的身子骨不太结实,但是一时半晌垮不了的。”

    “你到城里,我告诉你,什么都不要和人家比。城里花里胡哨的,我们庄户人家怎么比啊,要比就比学习啊。你也知道,咱家的家底,你爹我这么几年的病来病去的,还有你娘爷爷奶奶的病,还有大头弟弟。这几年,落了不少的饥荒,不过,大学还是上,可不愿意让你再这么象我们一样的穷命了。”

    爹爹的语调又嘶哑起来,又说:“冰儿啊,要学会坚强,俗话讲,富人一张皮,穷人一口气啊。穷困不是你的错,穷人如果泄了气,就成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