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七十五章 路易十四的首次御驾亲征!(3)
?芬奇的仆人们。话说有一次他想要画一些正在发笑的农民(但实际上他最后只画了个素描草图,而没有上色),他就找了些他认为合适的对象,并很快与他们混熟。然后达?芬奇在某些朋友的协助下,为他们开了个派对。在派对上,他与他的农民朋友们相对而坐,给他们讲述了一件件世上最疯狂、最荒谬的事情,想要逗他们发笑。在农民们被逗乐后,他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笑起来的表情和动作,还有他们对他的荒诞故事的各种反应,并且将这些情形铭刻在脑海里。在农民们离开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创作出了一幅精彩的画作——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不禁发笑,就好像自己亲临达?芬奇的派对现场,坐在他对面,听他讲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揣测,达?芬奇的购物单上的一部分美酒大抵就用在这个派对上招待客人了。洛马佐提到的这些画像被称作达?芬奇的“怪谈”,或者拿达?芬奇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滑稽的、荒诞的,但实则是值得同情的”。在同一时期,也就是十五世纪九十年代早期,达?芬奇正在完成一座为纪念路德维柯父亲而铸造的青铜骑马像雕塑。1493年的11月,在庆祝路德维柯的侄女碧昂卡(bianca)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连(maximilianofhabsburg)的婚宴上,为了取悦米兰人民,达?芬奇向他们展示了为大公父亲塑造的青铜马雕像的黏土模型。对此,瓦萨里(vasari)写道:“见到达?芬奇制作的黏土模型马的人都不禁惊叹,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像这件雕塑这样精致、这样壮丽的艺术作品。”对于浇铸这匹青铜马的细节,达?芬奇作了许多极为详尽的笔记,不过遗憾的是,铸造终究没有完成。1494年,由于担心来自法国的可能的入侵,忧心忡忡的路德维柯大公将好几吨青铜送到了他的岳父埃尔科莱?埃斯特(ercoled?este)手里,而这些原本应当用于铸造那件骑马像的青铜,变成了一座座加农炮。这些青铜可能是作为欠款的一部分还给埃斯特公爵的,因为埃斯特是路德维柯的债主——他们之间的借款高达三千达卡特。达?芬奇的传记作者尼科尔在讲述这段青铜被转运的往事时说:“这对达?芬奇和他的工作室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达?芬奇自己只是轻描淡写地记录道:“关于马的事我什么都不想提了,因为我深知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显然达?芬奇很清楚当时的形势,并且很快便开始了他的另一项工程——为大公绘制一幅壁画,这幅画就是位于一间多明我会修道院“圣母感恩堂”(santamariadellegrazie)的餐厅墙上的《最后的晚餐》。在绘制这幅作品时,达?芬奇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挑战。不同于当时绘制湿壁画的传统,达?芬奇使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湿壁画颜料的油彩蛋彩混合物。当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时,众门徒各自是如何反应的呢,在餐桌旁又应当怎样表现?在《笔记》中,达?芬奇写下了自己将如何创作这些表情的打算:其中一位正在饮酒的门徒,端着酒杯将头转向耶稣,愣住了。另外一位也转过头来,手里握着的匕首撞翻了桌上的酒杯……还有一位身体前倾去凝视耶稣,惊愕的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在油画中,达?芬奇所塑造的犹大形象还打翻了一个盐盅。画中所绘的部分门徒是以真实的米兰宫廷朝臣和市民为原型的。《最后的晚餐》的构图不同于以往的画家的做法。在他之前以“最后的晚餐”为题材的画作都将人物围绕着餐桌线性地排列成一圈,而达?芬奇采用了一种波浪形的透视法,正如尼科尔评述的一样:“(画面中)门徒们被分为四组,每组三个,一组组呈波浪形分布的人群突然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危机,这使得画面表现出很强的张力——看来达?芬奇找到了这个属于他的戏剧性的一刻……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