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章 完婚
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掏箱”。

    由于路途太过于遥远,所以这嫁资早在十二日前就已经上路,今日成婚当天就能够进入丹阳太守都府。

    依据《礼记》的记载,要求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

    当然了,李荨昆早就和糜贞一同祭拜完了。

    如今糜贞已经在轿子中待了十多天,已经快要到丹阳了,等吉时一到,就亲自带人前往接迎。

    四人抬的花轿,名“美球轿”,贳器店化本钱5000文,这可把李荨昆心疼坏了,因为这钱是他出的,李荨昆表示这玩意得留着,以后要是那家联姻,省得在花钱浪费。

    这顶八人抬花轿,抬轿者穿一色特制的缎子马褂,炫耀一时,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

    “主公,吉时已到。”一旁的陈前提醒道。

    李荨昆点点头,领着李选延、李孝彬、李文铸、李元裕和李煜晨五人,骑着马匹出城迎接。

    而丹阳军、琅琊军、彭城军和直属李氏军队以及吴敦的杂牌军队,今日全都放假。

    就在李荨昆带着人出城迎接花轿的时候,王朗则是忙的不行,一边指挥着五大三粗的臧霸、郝戊和诸寅忙着布置,一边有和陈前、孙观、吴敦三人招待前来赴宴的士族。

    这一次宴席的规模极其盛大,可以说是整个徐州的士族和扬州北部、青州南部、东南部的士族基本上都派来了家中的核心成员。

    那“份子”倒也是收的铂满盆满,李荨昆甚至都在想没钱了是不是娶一个办个婚礼啥的。

    李荨昆一出城不到几百里就看到了送婚队伍,李荨昆和糜竺都是一脸的高兴,但是具体是为了啥高兴他俩谁也不知道。

    一路寒暄,回到了丹阳,李荨昆对于交通并不便利的古代,结婚还要这么繁琐表示很心累。

    也幸亏开面、上轿这两个费劲到不行,说道极其多的步骤不需要李荨昆参与,要不然按照李荨昆的性格很有可能不娶了。

    等到以后有了汽车再说。

    花轿进门,王朗让专业人士奏乐放炮仗迎轿。

    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小女娃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一身红色喜庆的女子出了轿门。

    糜贞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走过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

    这时候,准备好的李荨昆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找回,站左侧。

    李荨昆表示纯属脱裤子放屁。

    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

    可惜,李荨昆没有……

    于是变成了糜竺和几个丹阳当地影响了较大的士族老者担任主香客。

    主香者和李荨昆、糜贞皆遵赞礼声动作。

    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

    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这时候,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事先念熟,不可读错,读错那就完了,嘻嘻)

    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

    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