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四章 王朗眼中的大同社会
了天黑,才得到了李荨昆的召见。

    已经站的腿肚子抽筋的王朗,一下子“满血复活”,脸上的疲倦之色一扫而空。

    他可不能让郡守大人见到自己这样的情况,自己可是去“卖身”换粮的!

    王朗从距离要塞两公里远的距离,跟着一名应招兵前往要塞。

    “卧槽!卧槽!卧槽!”

    王朗在心中一连说了三个卧槽,足以见得要塞的情况是多么的奇异。

    外面的农田井然有序,足以用阡陌交通四个字来形容了。

    而且,在徐州这个地界,居然还有牧场?有牧场就算了,猪、鸡、鸭什么的都能够理解,但是里面为什么会有牛和羊?差点没把王朗的眼珠子给瞪出来。

    在要塞的城墙的外部,还有两曲应招兵不断的巡逻,更是有一曲长枪兵如同站岗一般站在北城墙上。

    之前,他和刘勋两个人虽然也来到了这么近的距离,但是当时情况特殊,根本没有来得及观看。

    王朗战战赫赫的进了要塞,看到要塞内部的场景,当时就愣住了。

    各家各户都打开着房门,仿佛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样。

    老人们聚在一块聊着家常,青壮年们聚在一块不知聊什么,热闹的很。

    女人们看着孩子们嬉戏玩耍,如果哪一个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路过的要塞护卫就会把他们扶起来,并且柔声细语的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

    “这就是戴圣所说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这个词语出自《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

    而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戴德是西汉的著名礼学家。

    可惜的是,他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幸好他的侄子戴圣完成了他的目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说的就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呢,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氛围。

    之前还在杨赐府内学习的时候,王朗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对于这种社会大同的情形还是很憧憬的。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看起来是非常的和谐美好。

    但是这在王朗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己的父母都养不起了,自己的子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怎么可能还会去照看别人?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这更是天方夜谭了,老而无妻的人?开除族谱,至于老而无夫?呵呵……

    幼年丧父的孩子会被大户人家购买,老而无子的老人更是沦落街头,残疾人?恐怕早就被当地的管理者给处理掉了吧?

    而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王朗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相信了。

    至于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谋私利,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的情况,王朗更是没有见过!

    这人吃人的乱世啊!

    大门都不用锁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在王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