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8.第七章
    圣旨既然接了,汪通判和陈覃予一家也该尽快收拾收拾,到京城去了。

    秉着就当是去旅游的陈覃予打起精神来,跟着母亲一起忙前忙后,办理西山村内的土地事宜。他家毕竟要迁去京城,这里的土地房产留下来也无用,便琢磨着卖掉。

    不过这些财产该怎么卖掉呢?

    在大夏,土地是允许买卖的,不过价格没有统一标准,如同现代的房价,有些地方贵,有些地方较为便宜。

    此时的北京城周边,虽是靠近首府,土地却没有那么贵,毕竟此地的田土不盛产粮食,自然不如江南田产那般昂贵。可众多价贱土地中,忽有一处拔群而立,那便是陈初六的家。

    众人听闻此处乃河神现身之处,更是赐下新粮种之处,人人都想沾这点仙气,房价自然涨了上去。

    胡三娘作为一个普通农妇,虽被当今天子封为六品忠正妇,却无甚高人一等的感觉。在乡邻来问价时,她也没跟着将价格提高,只说了个跟周围其他房屋无甚区别的价格——十两银子。

    十两,对于目前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来说,是普通人家都出得起的价格。

    一时间,人人都来看房,个个都想买房。陈覃予也不想坐地起价,只想便宜卖了,赶紧去京城里待着——他已经住够了漏雨的县衙啦!

    没成想买主还未确定,一个“程咬金”就杀了出来。

    胡五四,这个一辈子重男轻女,对嫁出去的女儿分外苛刻,就连外孙和女婿都要死光了也不来看一眼的男人,忽然命人一大早就来找胡三娘,让她赶紧回家一趟,说是有要事相商。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就算是陈覃予都看得出来胡五四存了什么心思,更何况已将其看得明明白白的胡三娘?

    胡三娘让胡家来传话的下人等着,转身便面露不虞。既然父亲真把自己当成了外人,这个时候来寻人,定是冲着那房产来的。

    偏偏她还不能不回去。

    大夏尊重孝道,讲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

    丈夫在时,她不回去尚没人可说旁的。现她是个寡妇,陈家也只剩下一个未成丁的独子。哪怕她成了忠正妇,若是犟着不回去,定会被人说三道四。可若是回去,心里那道坎儿又堵得心口难受。

    左思右想,胡三娘还是硬着头皮回娘家看看。

    自陈初六苏醒以来,胡三娘越发觉得自己的孩儿经此一难,懂事了许多,今得知县娘子夸奖,她便觉得陈初六能成个举人老爷,也未可知。她可不能在名声上拖了孩儿的后腿。

    打定主意,胡三娘便托知县娘子吃午饭时,捎上陈覃予。她准备独自一人回娘家。

    陈覃予不允。他搜干净了原主人的记忆,也没有找到有关胡五四除名字、住所以外的讯息,但也不是对此人全无其他印象——在陈初六父亲死后,倒是不断有人安慰胡三娘,说胡五四并非铁石心肠,只是不便出门。胡三娘当时可能气急了,对着邻人怨声道:“人不便出门,言语也不便出门吗?”

    邻人纷纷给她做手势眨眼睛,让她莫要高声抱怨,防他人听去,要说她不孝。

    大夏对不孝之人的处罚极为严重。例如,有人咒骂父母,若被人揭发,一旦罪证确凿,那么这个人最严重的可能会被判处绞刑。

    胡三娘应是知晓这条律例,可她却像是灰了心般,高声道:“我如何不怨?从大郎到夫君,他们死时父亲皆不曾来看过一眼。不过半日的脚程,连句安慰的话也不曾托人带来。我怎能不怨?!”

    最后还是有人劝她,要她顾念六郎年幼,莫要招惹是非,胡三娘才住了嘴。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