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子,虽然他生母大向嫔被废,但比较而言,还是他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向家部分人跃跃欲试,但小向嫔却将三皇子守的紧紧的,不许三皇子跟任何外臣接触,并给向家写了个字条。

    “唯圣意耳。”

    她只听皇上的意思。

    向阁老愁眉紧锁,额头上的纹路都叠了几层。

    他跟向家几位肱骨说:“向嫔娘娘虽然胆小谨慎,但考虑的也有道理。若如我们所想,只有三皇子有资格,那我们又急什么?该是我们的,自然就是我们的,若是着急了,前有大皇子、二皇子为鉴,我们难道还要重蹈覆辙?我现在怕只怕,皇上没打算在皇子里面选储君!”

    另一人说道:“莫非真的是要牡鸡司晨?”

    向阁老点头:“赐公主府的圣旨已经拟下了,太玄公主尚未出阁就要自立门户,你们以为皇上是什么意思?”

    大家议论纷纷,都说绝对不行。

    向阁老说:“为今之计,只有支持立宪改制,三皇子才有更大的胜算……”

    立宪改制后会改君主*屏蔽的关键字*为君主立宪制,对身处皇位之人的能力并无过多要求,只要能够得到朝臣和宗室的支持,有出色的内阁大臣即可。

    这很适合三皇子,即能弥补他能力不足的问题,他又有向家和宗室的支持。

    向家经多次商议,终于决断不参与立储之争,而是跟士林人士一起,力推立宪改制。

    而喻太后自从彻底跟雍帝撕破脸,她便有些肆无忌惮。

    她掌握皇家宗室多年,又暗中散播着雍帝弑亲的谣言,如今四处跟人说庆王是雍帝杀的,竟有许多人相信了!

    非议雍帝德不配位的言论,渐渐多了起来,宗室间几位共太祖的王爷,走动也频繁起来。

    在五月底最后一次大朝会上,雍帝拖着病躯上朝,正式提出要改变祖制,提议立太玄皇太女,继承社稷大统。

    朝上群臣顿时跪倒一片,九成九都反对。

    以向阁老为首的改制派拥护立宪改制,建立议员制。

    而以御史台喻御史为首的守旧派则将康王推到人前,说康王将封地治理的风调雨顺,有治世之才,与其立皇太女,不如考虑兄传弟,这也是有前例的。

    康王是雍帝的堂弟,也是雍帝继位之初,太后想改立新帝的热门人选。

    雍帝当年平复太后废帝风波后,并没有为难康王,还在鲁地择了大片封地给他。

    雍帝倒没有当朝斥责,而是面无表情的说:“康王是否愿意担当大任,朕需要与他商议,传旨,宣康王进京议政。”

    一道圣旨宣下,喻大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康王收到圣旨,他到底是来还是不来呢,这是送命题!

    除了改制派、守旧派,难得的是葛铮站出来,率领朝堂上的新起之秀们支持雍帝敕封皇太女,称为革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