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六十章 女儿小果
    母亲已熟睡,小果把头埋进松软的枕头,豆大的泪珠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

    年近三十的小果已经很久不流泪了,人总要面对现实,被生活中的桩桩件件凡俗小事磨砺得刀枪不入。

    家还是那个从小长大的家,不过是把雕花的架子床换成了城里的样式,水泥地面上铺了白色的地板砖,大块头电视机换成了扁平的液晶电视,也用上了饮水机和节能灯管,当然,这些都是为了娶嫂子进门所做的改变。也是从哥嫂拜堂成亲的那天起,小果虽然非常高兴,但她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再也不是哥哥最疼爱的人了。后来,嫂子生了子杰和子雄,家里的话题就再也跟小果无关了。

    慢慢地,小果觉得自己心肠越来越硬,对父母和哥哥的感恩之心越来越少了。

    翻开以前的日记,满纸都是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决心,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家人的愧疚,更多的是想要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家庭现状的期许。回头看,她才发现,常年的愧疚心让她心思沉重,比同龄人少了很多乐趣,她感到了悲哀,却只能接受成长路上所有的心理积累,或许,还要带着它组建新的家庭。想到这里,她感到不寒而栗,这是一个糟糕的循环,一定要心无旁骛地走进婚姻,毫无牵绊地孕育新的生命。可是,纸上的诺言如今已经到了践约的时候,自己却无能为力,她既没有资金支持兄嫂,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像珍姨那样,把家族中的女人们都带到城里或做生意,或当环卫工,她只是一个老老实实的语文老师,寒窗苦读二十多年换来的只是一份稳定但收入微薄的工作,父母举全家之力送她上学,希望她能过想要的生活,也希望她能改变家庭命运,但是,让小果悲哀的是,凡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关怀都难以给予,凡是可以给的又不是家人最需要的。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

    对于小果来说,家人最需要的并不是陪伴,因为长久以来,为了生活而被迫分离已经让他们认识到,相见固然欢喜,分离才是常态。这个家里,最需要的不是能在茶余饭后暖心陪伴的人,而是能实实在在改变现状的人。

    当认识到这一点后,小果感到有点悲哀,因为书本上、电影里太多关于陪伴的主题,她认为茶余饭后的暖心陪伴才是家人之间最暖心的相处模式。

    可自己的家庭偏偏常年挣扎在温饱线,“陪伴”自然成了一种奢望。

    想起晚餐时哥嫂说的话,小果的眼眶又涌出了新泪,接下来的一阵子,它们就像永不枯竭的泉汩汩地涌出来,浸湿了枕巾和被套。

    吃晚饭时,趁着一家人都在,嫂子说:“小果,家里好不容易供出一个大学生,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啊,杨子杰明年去城里上小学就靠你了,你虽然不是学校的领导,但是总比我们乡下人办法多,路子广,小孩子一定要去城里上学才行,要不然将来学习跟不上。”

    哥也跟着说:“是啊,小果,我到时候在你的单身宿舍装一个上下铺,等子雄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到你那里去,和你一起住,还可以帮他们辅导一下作业,我和你嫂子都只上过初中,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你是人民教师,跟着你,肯定比跟着我们强。”

    小果小声说:“嫂子,要是我结婚了,买房了,单位的宿舍就会收回去,两个孩子都跟我住,我怕将来的老公会不答应。”

    嫂子笑着说:“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你现在也还没有谈对象,再说了,你一个大学生,还是个老师,一年有三个月假期,一定能找一个条件好的,要不然我们都不答应。”

    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说话了:“小果,找对象一定要有感情,这一点不能将就,不要听你嫂子的,只看条件。但是话又说

-->>(第1/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