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实的我
    今天很昏暗,据天气预报显示,全国将从今天开始大面积降温,而其实,几天前,许多地方已经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

    昨天,村里的天空特别蔚蓝,白云特别飘逸,阳光特别温暖,我随手拍下的照片,不用修图就可以设置成手机的壁纸。而我的高中同学柳,却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天门山的雪后风景,我看着,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站在艳阳里,也冷得透心凉,可见人的情绪和联想力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受到柳的启发,我也发了两张蓝天白云的照片到朋友圈,不曾想居然引发了覃谦逸的文心,他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是沈从文的《云南看云》。

    我记得千千也曾经向我推荐过这篇文章,在大学时候,她说,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士,他的家乡无论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风光,都与我们家乡青岩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她特别喜欢这位作家,还曾经特地跑到凤凰去参观沈从文的故居,沿着沱江寻找《边城》里的翠翠。她还说,《云南看云》创作于1940年,当时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看着西山和滇池,望着天上的云卷云舒,想到近期的人事,生发了诸多感慨。

    当我昨天重读这篇文章,看到那句亲切的开头:“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却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晴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的来欣赏它的美丽了。”一时间恍如隔世,不仅仅是因为海源的云酷似云南的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想起了那些早已经被我遗忘的时光,那种可以安安心心坐在书桌前静静读书的时光,那时候的确是在文字创造的那个世界里遨游,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可是,这种情况很快就被工作取代了,因为报表和公文并不具备那种可以调动想象力的属性,也没有一个可以由读者勾画的虚拟世界,并不具备审美功能,一切都是实用的。

    这其实是非常别扭的体验。

    看完沈从文的《云南看云》,我把之前写的那篇《海源的云》发给了覃谦逸,他看了以后说,真的,江心,你太辜负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你写的这篇文章多好啊,有画面感,有充沛感情,还有生活的气息,挺不错的,你不继续写作真的是太可惜了,热爱写作的你,才是真实的你啊。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大约从2018年的元旦节开始,我就不再更新微信公众号了,所以在覃谦逸看来,我已经停止写作快两年时间了,之所以没有告诉他们,是觉得我不想他们给我一些感情分,让我看不到写作方面的问题。

    我回复他说,你过奖了,我当然依旧爱好写作,只是苦恼于为什么喜欢这么久,却写不出一部像样的作品,我也不知道刚刚为什么要给你发这篇文章,大概是因为,看到《云南看云》,让我突然鬼迷心窍,引发了文心。这其实是非常虚妄的,因为现在的我,理智早已经战胜了情感和爱好,一切都是为了工作,即使也在坚持写作,却没有了之前敢在朋友圈分享的勇气,如今是越活越胆小了。

    他发过来一个鄙视我的表情,并且配文说,看到你的人生轨迹,我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忘了初心,以前的你多好啊,隔三差五就会在公众号上更新文章,什么内容都有,有日记类的,有时评类的,有散文类的,还有短篇小说,生活中的那些微小事务和转瞬即逝的情绪都是你写作的对象。每天闲暇的时候,我都会看你的文章,同时也很佩服你能在工作的同时还坚持写作,而且据我所知,那时候你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说明你是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来创作的。可是现在呢,你早就忘记了那时候的激情,也忘记了高中时候许的那些愿望,你说过,你要把我们写进小说里,让我们永远活在文字里,如今你食言了,我怎能不失望?可是同时也明白,你的选择我不该指摘,因为我也和你一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