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二十三章 十年旧友
    这几天总是阴雨绵绵,我们租住的房间就更加没有热水了,之前天气晴朗的时候,早上和中午还能接到一些热水,等到阴雨天,就完全没戏了,只能自己烧水,可是又没有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并没有准备容量比较大的烧水壶,只能用以前在县城时炖菜的锅,很浅,烧一次顶多也就两升水的样子。

    聊起眼下的情况,大家都哭笑不得,想不到我们竟然沦落到靠天得热水的地步了,其实按常理说,这里采用的是太阳能加电烧水的模式,也就是说,在有条件的时候,用太阳能把水烧热,当天气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电来加热。可是,很明显,水电费已经包含在了房租里,房东不愿意用电来烧水,所以就让我们听天由命,并没有为我们考虑的善心,本来打算将来走的时候,那些笨重的家具和家电就送给她了,这样看起来,还不如送给公司有需要的工友,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凡事都有因果,有些事情发生了,你根本说不清楚原委,但其实,很早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中午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覃谦逸发了一条动态“十年同窗相聚少,望得春去冬又来。一日重逢言语多,手拍狂歌挥醉碟。”并且还细心地为这首诗配了两幅图,一幅是一碗过桥米线,旁边摆着四个长方形的塑料碗,分别盛着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和南瓜花,另一幅是他和大学同学的合照,照片中的他们隔着距离,但又难掩重逢的喜悦,果然是老友相见,且喜且狂。

    我乍一看并没有看出第一幅图片的玄机,还以为是那家店特别讲情调,吃个过桥米线也要配点鲜花,问了覃谦逸以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云南过桥米线的特色,鲜花是可以烫了吃的,叫“鲜花过桥米线”。

    我跟他说,这下还真是涨了知识啊,云南的过桥米线居然还有这种吃法,颇有古人“还来就菊花”的雅趣啊。

    覃谦逸也特别激动,说,是啊,你能想象吗?我和同学已经十年不见了,刚刚见面的时候大家都还有点拘谨,互相打量,想看看对方是不是已经有了特别大的改变,但是聊了几句过后,彼此就找回了那种知根知底的感觉,再没有任何隔阂。

    我问他去云南做什么呢,他发给我一张照片,原来是去参加一个文学研讨会,而且他还是发言人之一,我看了一眼他演讲的题目,非常羡慕他目前的状态,这就是我曾经幻想过的生活,如今看来已是奢望,因为我连进入这个圈子的入场券都没有,也只能是遥想罢了。

    但同时也感到欣慰,毕竟,还有路千千和覃谦逸过着这样的生活,我还可以从他们的活动轨迹里看到这条路的风景,晴也好,雨也罢,总之还有一探究竟的可能。

    而我正在走的这条路,跟他们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别样的风景?大概这就是钱老先生的围城吧,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感叹完人生的道路选择,我也想起自己那些阔别十年的老同学们。

    前两天,我突然被可可拉近了一个微信群,定睛一看,原来是大学同学群,点开熟悉的名字,看看他们的朋友圈,有的设置了仅三天可见,有的可以随便看,发现有些人一点都没变,有的人已经变得不敢认,在曾经同窗的人面前,这些改变的确是太狰狞了。

    几分钟以后,我收到了第一个添加好友的邀请,一个非常努力的姑娘,她跟我一样,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而是当了一名律师,只要一想到考律师资格证需要背诵的法条,我对她的佩服油然而生,我们聊了十来分钟,发现她比以前要健谈多了,这就是律师这个职业带给她的变化。而我,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人设面对她,是行政人员,还是证代?若说以行政人员,我是胜任的,可是证代就不一样了,我只是刚刚入门而已,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