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三章 白跑一趟
    去市里办事,昨天还打电话问了所需的资料,去了以后才发现,办公室大门紧锁。

    我有些沮丧,但是并没有放弃,到旁边的科室去打听,问问是不是没找对地方,抬头一看,居然是投诉科,不管了,只要能问出个子丑寅卯也算有收获。

    本来已经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是没想到,对方居然是个热心肠,在确定我不是有问题要投诉之后,不仅帮我打电话询问,甚至还告诉了我一位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这真是意外之喜。

    我按照电话号码拨过去,这才知道,原来他们科室所有人都去参加业务培训了,在国庆节以前,我是没有机会办完相关业务了,于是想到委托书的期限是在国庆节前,只好追问,委托书过期了需要重新写吗?我们法人不在海源,签字很麻烦。

    谁知对方竟然说,谁告诉你需要委托书?我们需要的是申请书。

    我愣了一下,明明之前打电话咨询过,难道是我失忆了?不可能啊,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但是又不好辩解,只好问,申请书有没有模板。

    他说,没有模板,就像小学生写请假条一样,说完就急匆匆地挂了电话。

    但是问题还没有咨询完,我只好试着用手机号码添加他的微信,本来只是碰碰运气,没想到对方很快就加了我,这下就好办多了,因为用文字表达是我的主场,我完全有办法用最少的文字,提最多的问题,对方很快就回复了,我这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等把问题弄清楚,我打电话向谭总做了简短的汇报,她听过后也很无奈,只好说,那就下次再说吧。

    于是我给驾驶员打电话,准备打道回府,谁知他告诉我,和我同车的行政办公室主任还有业务没办完,需要再等等。

    外面下着雨,冻手冻脚的,我们只好坐在车里,驾驶员追剧,我就打开软件写作,标题是《好的作家》,我打算以《红楼梦》和《生死疲劳》为例,说明一个好的作家能使人惊叹和思考。

    先说《红楼梦》,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曹雪芹的自传,书中的宝玉就是曹雪芹自己,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阅读自传体小说要把作家和叙述者区分开来,但这是文学理论讨论的事情,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阅读感受和体验。

    每一次读《红楼梦》,我都觉得作者实在是太伟大了,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十二位性格各异的女性,虽然所用笔墨并不均等,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大放异彩,是作家讴歌的对象,同时也是悲悯的对象。相反,男主人公贾宝玉,从小就宣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句话,如果出于当代女作家之手倒还不算稀奇,可它偏偏是出自两百多年前的一位男作家,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却跳出时代的局限,发现女性的光辉,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不禁拍案叫绝。

    再说《生死疲劳》,这是莫言的作品,记得以前,由于书海无涯,有那么多美妙的书籍需要阅读,当代作家的很多作品都没有时间阅读,今年辞职在家的那几个月,我终于读完了莫言截至目前发表的所有小说,对《生死疲劳》的印象非常深刻。作品的构思非常巧妙,讲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疾病的大头婴儿,用各种动物的眼光来体味五十多年的乡村变革史。这些本来就够惊奇了,但更让我惊叹的是,小说中居然有一个人物也叫“莫言”,却不是那种聪明绝顶、风度翩翩的形象,而是被叙述者嘲弄和讽刺的对象,是一个其貌不扬、嘴多嘴碎的人物。我经常读着读着就不禁笑出声来,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把作家本人带入小说,但又不是主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