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十六章 交朋过友
    清早经过村庄,田里的稻草垛就像一个穿着蓑衣的人,这是很久都不曾见过的风景。

    到了办公室,正在拖地的时候,收到了千千的微信,很长一段文字,她说昨晚又梦见沈家山了,她当时正在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我是她的搭档,两个人都没能背诵下来,磕磕巴巴的,在台上十分尴尬,正当她万分沮丧的时候,十七岁的沈家山伸出手来,要拉她去外面散散心……

    她说,每次做完关于沈家山的梦,她都不由自主地拿笔记下来,生怕一翻身就忘了,她很喜欢把这些梦境分享给我,或许将来我写关于她的小说,能用得上,她更希望,有人能帮她解答人生谜题,作为心理学的博士生,读过那么多专著,写过那么多论文,就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困惑,而且,到目前为止,她的人生顺风顺水,十七岁的沈家山是她唯一的迷局。

    等我记录完千千的梦,并且给予一些没什么用的安慰之后,也就到了上班时间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听书阳说起他之前在上海的同事,那个身形瘦削、举止文雅的研发保障部主任,其实他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写得一手好字,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字完全可以作为字帖供人临摹,而且写的全是繁体字,不是从小就练的功力,很难做到,毕竟,我这个中文系毕业的人,包括我的很多同学,繁体字都认不全,更别说写出来了。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字,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问题的关键是,因为朋友,他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他当年在上海,一个月工资并不高,勉强够过生活和还老家的房贷,既不囊中羞涩,但也没有腰缠万贯,在大浪淘沙的上海,实在是微不足道。

    可是,他却非常好客,为人十分热情,亲戚朋友来访,总是倾囊招待。

    自从书阳他们来到海源以后,项目迟迟不落地,他觉得看不到希望,加上朋友相邀,就辞职另谋出路了。这次,他回来办理社保、公积金和档案的转移手续,开着公司配的奔驰车,可谓是衣锦还乡了。

    闲聊之后才知道,原来,他的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平常业务太广,涉及到全国多个省市,鉴于西南地区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帮忙打理,于是就想到了他,不仅薪酬是过去的五倍,福利待遇更是上了无数个台阶。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平日里吃吃喝喝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竟然变成了生命里的贵人,人生的际遇的确很难说得清楚。

    于是我开始思考交朋过友的意义。

    在我的身边,朋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路千千、覃谦逸、杨小芮、沈家山、小夕、湘湘这样的,要么是从小的玩伴,要么是大学时候的同学,大家有共同的经历,能够坦诚相待,还有一类是像赵姐、小陈、小金、小楼这样的,因为工作的关系,朝夕相处,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但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能因为同事关系的本质是竞争,所以总是达不到最契合的程度,相处起来,总有一些保留,很难做到无话不谈。

    还有一些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这里就不专门提及了。

    现在看来,我对“朋友”二字实在是有很大的误解。

    我虽然一直把友直、友谅、友多闻作为交友的标准,但是,却并没有好好去思考这三个标准的外延。所谓友直”就是指没有私心、正直、耿直的朋友,“友谅”就是守信用、诚实的朋友,“友多闻”就是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渊博的朋友。我一直在对自己说,对朋友不要要求太多,直、谅、多闻,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以了,因为这是非常高的标准,我自己都不可能全部达到,又怎么能强求别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多闻”,我过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