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八章 推诿扯皮
    经过这些天的资料轰炸,我对海源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工作起来也就没有先前那么吃力了。不过,要想真的做到如数家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并且在一次次的任务中加以巩固。

    昨天有一份尽调表格,其实涉及到的职能是a部门,但是a部门的负责人非要跟谭总说,那是b部门的事情,谭总无奈,只好叫我把那张表格发给b部门的负责人,当时我们三个人都在场,我不好拂领导面子,于是就赶紧把表格发给b部门负责人。不一会儿,b部门的负责人回话了,语气有些不悦,他说这明明是a部门的事情,我们部门只是做最基础的数据,最后的统计都要以a部门为主,他们每次都是这样,总喜欢推来推去……

    我只好去跟谭总反馈沟通情况,她听了以后,觉得b部门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说,那就请b部门先不要填,等尽调机构来了以后再填,看看他们设计这张表格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需要基础数据,还是需要统计数据。

    我答应着,并专门跑到b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跟他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对他造成打扰表示道歉。他终于和颜悦色地说,算了,跟你也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a部门,经常这样,什么都推给我们,我们也知道他们事情多,忙得很,但是,本职工作不该推给别人。

    我只好说,只怪我没有对表格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填写目标判断错误,等尽调机构来了,我好好学习了,再发您填写。

    他点头说好。

    我在回到办公室以后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我想以我凡事求全的性格,应该会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先按照表格的内容填写,涉及到其他部门的先去沟通,若能要到相关数据或内容,就自己总结填上,若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协助,就直接返回牵头部门,并说明所填内容需要哪些部门核对,这样才算是对这项工作有了交代。

    我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互相推诿的现象,大概是因为很多业务存在交叉,需要配合,但凡只能个人独立完成的,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也就不存在推脱扯皮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很讨厌这种内耗现象,但是事到临头,都会为自己或者所属部门的利益考虑。

    比如在天捷,当某年有新项目上马的时候,何董事长开会总强调,工艺要和工程相结合,工程要和生产相结合,这三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互相配合,不要互相扯皮,互相拆台,遇到问题,大家一起开专题会讨论,不要动不动就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就好像只有自己是最厉害的,其他部门都是吃干饭的,干部队伍要增强团队意识,我们是一个集体,干工作不是为哪一个人,也不是为哪一个部门,要有整体概念……

    可是真正执行起来却很难,因为涉及到各部门的考核和绩效,但凡跟钱挂钩的事情,往往就故事多。

    比如有一年年初,天捷在西北某市成立了一个项目组,计划在第二年六月底完成新公司注册、行政审批、工程设计、施工建设、投料试车等工作,该项目作为公司当年头号大事来抓,一周开一次项目协调会,形成会议纪要后下发执行。

    那是我到天捷的第二年,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负责会议纪要的督察督办,我一般采取电话和督办表的方式,两相比较,我更喜欢督办表的形式,因为在oa上有往来的证据,不怕会有信息失误的时候。

    那时候,我就经常周旋于几个部门之间,比如,督查非标设备为什么不能按照原计划安装,首先当然去问工程部,他们会说,不是我们组织不力,实在是采购部门太拖沓,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吹着空调,喝着龙井,比我们现场施工的人舒服了多少倍,还可以顺便拿点回扣,真是不想说他们…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