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16章 阴谋论不成立
    胡浩讲完了两起案子嫌疑人被抓到的经过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

    王怡媛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胡浩提供的之前工作室接手的案子的资料准备输入电脑,但注意力却怎么都集中不起来。

    就像胡浩所说的,三起案子各有先后,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之间基本没有交集,但三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都出现了选择性失忆,遗失的恰好都是犯案时的片段,这种巧合出现的概率不会比买彩票中特等奖高出多少。

    但如果不是巧合,那他们之间的联系在哪里呢?

    王怡媛仔细思索了一下,发现能找到的三起案子的共同点只有几点:

    1、三名受害人都是女性;

    2、嫌疑人都是以杀害受害人为目的;

    3、嫌疑人都是精神正常,但偏偏遗失了犯案当时的记忆;

    4、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在案发前的社会关系几乎没有交集;

    5、受害人都是遗体捐赠自愿者;

    ……

    等等,遗体捐赠自愿者?!难道……

    王怡媛的心里又浮现起自己之前有过的关于“阴谋论”的猜测,但很快她自己就排除这个想法。

    自己在遇到疑似谋杀事件时,压根儿就没有在红十字官网上登记报名遗体捐赠,当时的自己并不能算遗体捐赠自愿者,从这点上看,跟她的“阴谋论”似乎并不吻合。

    那到底还有什么共同点是自己没有发现的呢?

    王怡媛觉得自己的脑袋现在就像是左边装着面粉,右边装着水,不动还好,一动就全成了浆糊。

    揉揉肿胀的太阳穴,王怡媛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当侦探。

    虽然自己并没有实际从事侦探行业——找狗之类的被王怡媛自动忽略了,但以她多年看悬疑推理小说的经验来讲,作为一个侦探,必须拥有几种能力。

    首先就是要有广博的知识或者技能。福尔摩斯、江户川柯南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就不说了,就以自己所在的工作室为例:胡浩对各种刑侦手段都很熟悉,精通心理学;倪俊是法医,对痕迹检验也有很强的能力;就连最不靠谱的陈阳,人家至少也是个律师,对法律条款极其熟悉,而且记忆力超强,身手也不错。工作室中除了自己,好像都术业有专攻,只有自己是杂七杂八的知识都粗浅的知道一点,却没一样特别擅长的方面——哦,不对,自己也有擅长的:如果想象力丰富算特长的话。

    其次,作为侦探,需要有很强很细致的观察能力。王怡媛很了解自己一向都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而且性格还急躁,做事没耐心,明显达不到侦探的要求。

    最后,侦探必须具有的推理能力,自己也达不到,这一点,王怡媛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即使作为侦探,每个人的破案方式也不尽相同。胡浩采用是典型的福尔摩斯型破案技巧,他会在出现案子后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列出很多种可能性,然后一个一个的去排除那些可能性当中的不可能,留到最后的就算再不可能,都一定是真相。

    而倪俊恰恰相反,他的理念是:不要做假设,假设容易产生误导,应该一切都以客观存在的证据为依据,即使是再微小的细节、再不显眼的证据,累积得足够多了,量变就会形成质变,真相就会呼之欲出。

    至于陈阳,在三人中,王怡媛跟他接触得算是最多的,但却不了解他的破案理念。在王怡媛看来,陈阳一向都是吊儿郎当的,应该属于那种守株待兔型,等着真相自己跳出来吧。

    王怡媛有时候很好奇,工作室合伙的三个人性格不同、理念也不同,怎么会把这个工作室维持这么久的。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