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聃与孔丘与夏离
个看起来上不了台面的马扎,做起来才舒服啊,也软和。

    夏离回了客栈,脑海中想了很多的东西,这洛邑与他原本的想象相去甚远,待了两天之后,他有些能明白老子的思想了。

    道德经只有五千多个字,网文写手一天就能完成的文字量有些人也写不完,李聃将毕生所学倾注在其中,夏离也不知道他所了解的李聃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自以为的。

    只是这洛邑的轻松惬意,封建森严的等级在这里还不明显,奴隶制度也走到了尽头,许多年轻的壮劳力也获得了自由,似乎一切都比想象中的好。

    周朝的洛邑已经多年没有打仗了,从当年周朝在郑庄公那里吃了亏之后,王室就改变了政策,从上到下全都变成滑头,再也硬气不起来了。

    战争少了,奴隶自然也就少了。

    类似于乌托邦的井田制在这个时候给了老百姓充足的自由,李聃身在这种环境下,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时代,并且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旧的阶级秩序面临崩溃,新的阶级秩序尚未明确。

    这个时间点确实是足够的奇葩,全天下都在打仗,诸侯之间三天两头的干仗。

    唯独周朝这里相对而言比较安定,礼乐再怎么崩坏,也不会影响饭碗,洛邑的人,就连说书人都可以笑呵呵的畅谈别国的战争。

    别人在打仗,周朝人在看戏。

    周朝的王室也经历过几次的变革,不过影响不大,打也打不起来,毕竟手上也没几个兵,基本上解决王室更迭的方法就是暗杀。

    暗杀就简单了,一会儿就能搞定。

    碍于天子的面子,也没人来主动打他们,而且还定期上供。

    这里竟然成了一个独特的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

    洛邑人,找到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身在这种环境下,洛邑的人们,包括老子李聃在内,不约而同的形成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将来也不会有用的思想。

    就是道家学派。

    让夏离感觉或许这像是孔丘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夏离在客栈中睡着了,醒来之后就第二天了。

    夏离醒来之后吃过了饭,洛邑依旧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甚至比起任何一座城市这里都要更加的开放。

    又是这一天的傍晚。

    一位老年人,一位青年人,还有一个小伙子,仨人找了一家饭点,要了几个硬菜,美滋滋的入座等着。

    半死不活的礼乐制度,礼法尚且还在,不过阶级已经不在固话有点不稳定了,尤其是在洛邑这个奇葩的地方。

    夏离笑呵呵的给他们俩人倒上酒水,这青年人正是从鲁国来的孔丘,三人当中他确实最壮士,个子也高,应该也是有把子的力气。

    这仨人的身份完全不同,李聃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算是朝廷人,孔丘是教书先生,小有名气,夏离自己编了一个身份说是卖红枣的。

    李聃对夏离有些刮目相看,这小孩看不出来呀,还挺有钱啊。

    孔丘有些失落的说道:“洛邑是天下的中心,也是礼乐中心,只是最近这几天在洛邑的所见所闻,似乎已经不是看不到武王的礼乐了。”

    孔丘有点儿失望,这几天他在洛邑转了许久,原本他以为,在礼乐方面,洛邑应该是一个高配版的鲁国,没想到是一个低配版的齐国。

    齐国和鲁国在对待礼乐上的态度天壤之别,当初鲁国是武王的亲弟弟周公的封底,算是真正的亲信。

    而齐国则不然,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这老头的地位有些被吹的过头了,齐国民风彪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