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七一章 金榜题名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恩所加,则思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天灵洋洋洒洒的将谏太宗十思疏背诵并默写了下来,同时心中由衷的赞颂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伟大。

    他就不信,这篇流传几千年简洁又全面的进谏范文,皇帝看了会没有波动!

    待墨迹干透,天灵才将纸笔递给旁边的内侍,递给他的同时,还轻声道了一句多谢。

    小内侍有些受宠若惊,将原本放在红木盘中的纸张小心的护着呈了上去,他做不了别的报答这一声多谢的尊重,那就将这位公子交上来的考卷护好吧。

    殿中陆陆续续有考生将所写答案交由内侍。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翻看着内侍呈上来的纸张,直到看到天灵的,皇帝眼前一亮,心中大喜。

    此次科考,竟然有如此经时济世的大才!

    “拿给他们都看看。”皇帝对着下方站着的几位大学士道。

    内侍连忙从皇帝手中将天灵的纸张接过来,然后呈到几位大学士面前。

    “是极是极!”

    “不仅文辞优雅,且见解独到寓意深远。”

    “这不仅是对陛下垂拱而天下治的答复,此十思,亦是我辈克己正身需要考量的啊。”

    ······

    大学士们也是一片赞叹。

    “此人会试成绩如何?”皇帝问道。

    “容臣查阅查阅。”

    由于这次殿试是皇帝即兴出题,所以贡生们作答之时,并没有在纸张上署名,要想知道是何人所做,还得先去问问才能知道。

    “陛下,臣这就下去问问,是何人所做。”大学士进言道。

    “不必了。”皇帝却突然改了主意,而是拿起先前大学士们呈上来的预拟的前三甲会试考卷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皇帝突然就笑了。

    他就说,能有这样的见识,学问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果然,这三份考卷中,有一份考卷上的字迹与刚刚那份十思的字迹一模一样。

    再一看大学士们的批注,预拟的状元的考卷。

    皇帝放下考卷,又将后面呈上来的文章挨个看了起来。

    “陛下,今次九十五名贡生已经全部作答完毕。”一名内侍禀告道。

    皇帝手里拿着最后呈上来的一张纸,笑了笑,心中已有了打算。

    拿起朱笔,在刚刚殿试所出题目的纸张上,将前三批了出来,天灵的那篇十思疏的纸上,赤红的大字批着甲等二字。

    皇帝将最后一笔写完,示意旁边的内侍将这些拿给下面的大学士。

    “在朝为官,学问并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今次殿试,朕点了前三作答最好的出来,就以此取前三甲,其余贡生,便按众卿预拟名次如何?”皇帝问道。

    “陛下英明。”大学士们齐声道。

    自从科举启用了糊名制后,会试完毕,大学士们预拟的士子,都只将其会试考卷呈给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