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章 精打细算
话显得很有文化,行事显得很有分寸和方法,似乎还会些武功。

    他在周家村,是外来户,威信却很好,周家村的人,第一信任的是族长周远冬,第二信任的就是他。

    而且,今天,听他和周有力谈话中,透露的消息来看,他本来的身份,应该比较高大上呢。

    也许,做他的女儿,是比较有奔头的。

    萧琼枝想到这里,不免兴致勃**来:“娘,我爹以前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要跟着周老久,不远万里,从楚京来到这里生活?”

    楚芸娘摇头:“不知道,你爹没跟我说,我只知道你爹并没有打算,在周家村过一辈子,以后是要想办法出人头地,回到楚京去的。”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萧琼枝心里有了底,不再多问。

    中午,周大智回来,带回一提箩洗得干干净净的小土豆,还算收获颇丰。

    楚芸娘正带着萧琼枝在厨房做饭菜。

    周大智放下提箩,凑到楚芸娘跟前商量:“今日外面太阳很大,已经把路面晒得比较干了,我打算借族长家的牛车,下午去乡里一趟,把剩下的皇粮都给交了。”

    “芸娘,你上回不是说要买几斤棉花,给枝儿做棉衣、棉鞋么?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带上枝儿,跟我一起去趟乡里吧。”

    “好。”马上要入冬了,楚芸娘心里一直装着给萧琼枝做棉衣、棉鞋的事,立刻应下了。

    不久,萧琼枝就跟楚芸娘坐着周大智架的牛车,赶往乡里。

    这个乡叫泉陂乡,比较小,主街区,从街头到街尾,是由一条不足五百米的石板路贯穿。

    石板路两边,是一溜儿土木结构小店铺,里面的商品很简单,主要是家常用品,从牛车上瞅过去,没发现有什么看头。

    乡里负责收皇粮的乡粮仓,位于乡东头。

    乡里卖棉花、卖布的几家店子,恰好都在乡粮仓对面。

    而今天是持续十多天大雨后,初放晴的日子,赶往乡里来买日常用品的人不少,交皇粮的人却没几个,不需要像平时那样排长队。

    楚芸娘干脆带着萧琼枝,等到周大智交好了皇粮,全家一起去卖棉花和布的店子里,挑选给萧琼枝做棉衣、棉鞋的棉和布。

    顺便,她又拿出一方绣帕,向每个布店,打听店家是否需要收购绣帕,什么价格收购。

    结果,倒是有个店家愿意收购她绣的帕子,还主动提出,可以提供做帕子的布料、花样和纱线、丝线。

    只是,他要求每一块绣帕,都必须是上等做工,且每一块绣帕,他只肯付一个铜板的手工费。

    萧琼枝平时注意过,楚芸娘绣这种上等做工的帕子,很辛苦,一天半能绣一方就不错了,嫌店家给的价太便宜,劝楚芸娘别接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