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朝(上)
打量着站在桓陵旁边的玉面郎君,看他长得倒是白白净净的,却是满身的书生气,想来也只是读过些书,知道些为人处世之道而已,至于大才,他却是没看出来。

    可他若当真没有大才,又何至于让南康郡公褚渊和光禄大夫王僧虔(王俭的叔父)这两位老臣联名举荐呢?

    或许……人不可貌相吧。

    “你就是桓让,桓仲璇?”

    萧道成一双眼睛仍然紧盯着桓让,时刻都在打量着他。

    桓让低头,拱手作揖,应道:“正是草民。”

    “可知道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桓让心中固然知道,却也佯装不知,他这就回话:“草民愚钝,不敢妄自揣度圣意。”

    萧道成索性直入主题,说道:“如今御史台缺了一位检校御史,有人向朕举荐,说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胜任检校御史。”

    桓陵听到此时,方才知道萧道成召见桓让究竟是为什么,原来他竟是要让仲璇入仕!

    本朝的选官乃是九品中正制,即为各个州郡皆有一位中正,负责人才筛选,建康的中正,如今是由司徒南康郡公褚渊代职,可仲璇在建康还只是一个无小辈,他怎会与南康郡公结识,还能让他举荐他入仕?

    桓让也知要客套一番,便假装低调,言道:“让陛下见笑了,草民不过是读过几本书罢了,却是个庸碌无为的小辈,怎堪当大任。”

    萧道成一向都喜欢谦卑恭谨之人,听桓让这般评价自己,他倒是有些赏识了。

    “桓陵,朕听说,你们的母亲,出身陇西李氏?”

    萧道成早听说过,御史大夫李叡,其实就是永修县侯桓陵的亲舅舅,这桓让既是他弟弟,自然也是李叡的外甥,如今褚渊和王僧虔可是举荐桓让到御史台赴任的,那桓让到时不正好就是在李叡手底下做事?

    桓让被他问得,牙根直打颤,他思忖良久,回道:“陛下是真龙天子,而草民只是个粗野莽夫,连陛下都拿不定主意的事,草民又能有何见解。”

    自来天子最忌朝中大臣拉帮结派,而在御史台任职,更忌讳与朝中大臣有任何私交,桓让若想做检校御史,萧道成自然要探清楚他有无结党营私之心。

    这褚渊乃是司徒,举荐人才自然是他份内之事,而王僧虔虽为朝中股肱,却不干涉党派之争,他们二人联名举荐桓让去御史台,萧道成本能的以为是李叡嘱托他们举荐自己的外甥,却看不出他们两位其实是被萧晔花言巧语哄骗了。

    桓陵拱手,回道:“回陛下,家慈的确出身陇西李氏。”

    萧道成直言:“那这么说,御史大夫李叡,果真是你们的舅舅?”

    “是,”桓陵点头。

    听到此时,不单萧道成怀疑褚渊和王僧虔是受李叡嘱托,就连桓陵,如今也疑心是不是舅舅想提携仲璇。

    眼看桓让说不出话,桓陵便斗胆替他作答了,他冲萧道成讪笑道:“陛下,立储之事,臣等怎么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怎么看,陛下是真龙天子,不管陛下做什么,都是对的。”

    桓让虽低着头,却也清楚可见他唇边挂着诡诈狡猾的笑意,桓陵侧目瞧见,心中愈发狐疑了。

    可舅舅想提携仲璇,怎么此前从未与他提起呢?仲璇早有入仕之心,莫非是仲璇去求了舅舅?

    “桓让,朕若是让你去御史台当差,那你,岂不是刚好就在你舅舅手下做事?”萧道成故意这般询问,就是为了试探桓让,看他如何随机应变。

    桓让自然也看穿了萧道成的心思,他于是又拱手施礼,言道:“草民斗胆,陛下此言差矣。草民自认百善孝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