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2章 新希望培训机构(两章合一)
   无论何时家长对于孩子都是舍得投入的,尤其在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

    但毫无疑问,现在大学生都是高岭之花,最最目下无尘的一群人,他们优秀、有学识,是毫无疑问的人上之人,毕业之后将迎来一片坦途。

    而让这些人替一个私人培训机构工作,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季芸芸这么一提,尹继兰先是欣喜,然后又皱起眉头,不好办呐!

    “妈妈,要不咱们可以联系一下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只要外语过硬,有教书的口才和兴趣,咱们就提供一个勤工俭学渠道给他们,不止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发家致富也不是不可能。说句不好听的,新希望提供的薪水,比他们做什么工作都高,想赚钱就别自命清高,以后他们就知道了,有机会却抓不住的人才是最愚蠢的。”

    季芸芸想着,再过几年等大学生不包分配的消息如巨雷一般响彻全国,只有到那个时候天之骄子们才会真正知道,一纸文凭代表不了一切。

    季芸芸说话免不了带了些后世的思维惯性,觉得瞻前顾后要脸不要钱是傻瓜,但尹继兰不会,她深知大学生们的骄傲,毕竟她自己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甚至当初的他们比现在的大学生们更骄傲。

    尹继兰拿着笔在写满字的笔记本上一下一下点着,沉思了片刻,然后抬头打发季芸芸回房“我知道了,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听到没有?”

    季芸芸偷偷翻了个白眼,就知道老妈会这么说,她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好么……

    无论怎么说,在九月开学之前,尹继兰的培训班开始在探索中前行,而“新希望”的名字也开始慢慢在学生和家长的圈子里慢慢传播。

    …………

    孔秋燕是江市大学英语专业大四的学生,能考上全国有名的江大,她是她们整个村的骄傲。

    她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农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干,一贫如洗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她们家的境况,能顺利读完高中都是举家借债的结果。

    村子里有不少人说怪话,说孔家夫妻俩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没钱还要供姑娘读书,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到时候嫁出去就是婆家的人了,娘家人什么好都落不着,何必呢?

    可孔秋燕的爹妈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多少年吃糠咽菜,多少年没添过一件新衣,直到孔秋燕收到江大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人抱头痛哭,为了触手可及的光明未来,也为了接下来四年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从哪来而忧愁。

    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1985年,高等教育一直是免费的午餐。1985年开始,各大高校才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直到19*屏蔽的关键字*,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不过也只是象征性的2元,但总算迈出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关键性一步。

    但2块钱对城里人来说不算太多,对孔秋燕一家却意味着砸锅卖铁都凑不够的一大笔巨款,虽然学校依然会给大学生们发放生活补贴,但那也是开学之后的事。

    大一那年,孔秋燕连上学的路费都是村里人资助的,还是村支书发话,说这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无论如何也要供到她毕业,村里人才纷纷解囊。

    开学后孔秋燕尽一切努力发奋读书,争取勤工俭学的机会,争取奖学金,争取减免学费的名额,每个月发的补助她只留下吃馒头的钱,剩下的全寄回家里,这些年父母为她负债累累,但凡自己有能力,孔秋燕都会尽可能替父母减轻负担。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孔秋燕几乎没有朋友,她所有的时间都在为了学习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