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52章 三款产品
皮、丁香、白芷、草果、砂仁、花椒、甘草、小茴香、白豆蔻等十种香料。

    同理,十三香也不是固定的十三种香辛料。

    大约有二十种左右的香辛料,可以根据君臣佐使随心搭配,具有解膻提鲜、去邪掩腥、健脾开胃、香味浓郁的特点。

    基本材料包括花椒、大料、肉桂、丁香、木香、小茴香、紫叩、白芷、肉蔻、砂仁、三奈、良姜、干姜等。

    其中花椒、大茴香各5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当然了,选用的材料不同,配比不同,发挥的效果自然也大不相同。

    季妧脑中关于十三香的配方就有几十种。

    后世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王守义十三香,在其公开的配料表中,涵盖八角、花椒、茴香、小茴香、橘皮、高良姜、黑胡椒、肉豆蔻、肉桂、干姜、丁香、白芷、甘草、砂仁等。

    但季妧并不是太喜欢,她思索良久,决定用另一款浓香型十三香。

    配方为,白芷、白豆蔻各一千克,肉桂、肉豆蔻、草豆蔻各五百克,草果三百克、高良姜、荜拨各二百克,八角、花椒、香叶、小茴香各一百五十克,干草一百克,丁香五十克。

    当然了,实际操作,重量单位还是要换算成大周通用单位,“两”或者“钱”。

    季雪兰仍有疑惑“五香、十三香……是不是十三香要比五香更香一些?”

    季妧失笑“这两者在色泽和口感上确实有很大的相似性,若没有明确区分,很可能会把它们混淆,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除了搭配组成上的差异,主要就是香味上的不同。

    十三香以五香粉为基础,所以它的香味要更加多样和浓郁。

    简单来说,十三香主要用于去腥和提香,而五香粉则是提香作用居多。

    做菜的时候,食材的腥膻味若不是非常重,用五香粉即可。若是想要去腥除异,同时又达到增香的效果,就要使用十三香。

    比方炖牛羊肉、熏肉等,用十三香就比五香粉更为到位。

    季雪兰听明白了一些“五香粉用来做家常菜,十三香用来做腥膻味重的菜品。那这么说,十三香要比五香粉更重要一些?”

    季妧摇头“相较于十三香,五香粉更为常用,市场潜力自然也相对更大。”

    这两者都是后世经常用到的调味料,在各种调味品市场上可以说列在首一首二的位置。

    具体的烹饪运用中,不仅用于对原料的腌渍处理,也可与食盐混合作蘸料用,还可用于面点、馅心、馅料的调制,比如包包子和包饺子。

    季妧打算再在十三香的基础上稍作演变,推出一款麻辣鲜。

    这也是在后世广受欢迎的一款调味品。

    其特点是麻味醇厚、辣味持久、鲜味强烈,可用于烧炒荤素菜、做汤下面以及小吃烧烤等,是居家佐餐的不二之选。

    “麻辣鲜跟那俩比的话……”

    “这个更常用,不过不吃辣的人要除外。”

    季雪兰心花怒放“有了这些调料,灶上功夫再差的人岂不是也能做出好吃的菜肴。”

    季妧想了想“也不能这么说,调味料虽然能锦上添花,偶尔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但一道菜的好坏,也离不开食材、火候等因素。”

    “若是觉得不好吃,多放点呢?”

    “它们虽然是采用天然香辛料搭配而成,但使用时分量还是要把握好。其中的桂皮、小茴香等,既属于香料,也属于中草药,所以宁少勿多,不然怕会适得其反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