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一十四章 腊鱼
被迫开着车,带着大大小小的几个人,王睿坐在副驾驶,江晓萱、周瑛、王思齐坐在后面。

    周瑛还提着一个大篓子,和一个小桶,一会儿说不定要买一堆鱼回来。

    天气冷就是有这种好处,买鱼虾什么的直接提回来就行,不用怕温度高而臭了。

    大黄狗也一定要跟着来,反正不远,周恒也让它上了车,一起玩玩。

    王睿还记得上次暑假吃到的石锅鱼,那时候舅舅还在买鱼苗,他感觉那次吃到的鱼,是他记忆里最好吃的,想着今天也要吃一次。

    今天这里鱼多,要是舅舅再做那种鱼就好了。

    周恒问他:“王睿,你爸什么时候放假啊?不会要到年三十吧?”

    “不知道,他自己都不知道。”王睿无所谓的回答。

    周恒笑道:“他就算不惦记你,还能不惦记你妹妹?”

    王思齐坐在后面,不参与他们的谈话,正高兴的唱着新学来的歌,跑调不知道跑哪去了,还唱得挺嗨。

    十来分钟后,到了隔壁村清鱼塘的地方,那里早就围了一堆的人。

    好几个在已经只剩下个底的水塘里忙乎着,把成桶成桶的鱼装上案,案上有个大场地,堆了高高的几堆,这会儿正繁忙的交易着。

    大桶大衬大袋子的交易,不再像平时在市场里的那样,一条两条的卖。

    现在买鱼都是买着过年用的,随便哪家买得都不少。

    王睿头一次看到这光景,惊呼:“好大的水塘。”

    周恒笑问他:“比我的鱼塘怎么样?”

    王睿白了他一眼,说道:“这怎么跟你的比,你的都是湖了好不好!”

    不过,舅舅家的鱼还不能吃,长得真慢!

    王思齐穿得像个气球一样,看到几堆的鱼,乐得拍手直跳:“好多鱼啊!好多鱼啊!”

    这可能就是南北过年的一大差别了,南方多鱼肉,北方多羊肉或者牛肉。

    鱼塘里养的鱼,除了大、肥外,特色性不强,基本上都是常见的经济型鱼种类。

    这里捞完后,他们就会拉到市场去卖,这就是鱼塘一年来的收入。

    临近过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舒缓笑容,一年到头的忙碌,不会将戾气还留在腊月。

    到了腊月,人们说话都开始讲究了起来,互相只说好听的,有着“到了腊月、不能瞎说”的老话。

    几个人走到鱼堆边,想看看要不要再买点鱼。

    前面一盆里,黑黑的半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这里半盆都是泥鳅、鳝鱼等等,比起鱼来,这些算比较特色的了。

    家里其余的鱼都有,就这些没买,于是周恒便买了些。

    夏季的时候,吃这些东西都不用买,他自己在水塘就能弄到不少,吃了个夏季。不过入冬以后就很忙了,再加上水里冷,就没有自己搞这些。

    现在碰到了,又想再吃点。

    另外一盆还有不少河虾,还有一盆小鱼,也都分别买了些。

    还有一个盆里,有几条比较特别的鱼,不少人围着看,但买的人少——其中有一对红鲤鱼,长得特别好看,亮闪闪的,在盆里游来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