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26、第126章
多,比预计的还少了一些,大约也就是十二三块的样子。

    等甄珠把她的嫁妆卖了个七七八八后,剩下的因为不太值钱,她也就懒得管了,把钱尽数交给了她妈,千叮咛万嘱咐,让千万要给她爸做点儿好吃的。

    其实前后也不过两日工夫,这期间,甄卓凡跑了一趟县城,买到了北上的汽车票和火车票。他倒是不需要准备别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带上生活费以及路上花用的零钱,再就是一些放得住的吃食了。当然,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他来操心,周萍已经很有经验了。

    眼见家里最窘迫的日子熬过去了,周萍微微松了一口气,只是想起那些债务时,又忍不住心里难受。

    可事实上,村里比她难受的人多了去了。

    这就好比直到甄美在苗家大闹之后,外人才知道苗家这些年对毓秀有多偏爱。同样的,也是自打甄珠卖嫁妆以后,外人这才明白甄兴华对这个闺女有多宠。

    乡下地头嫁闺女其实简单得很,多数都是以被褥和衣裳鞋子作为嫁妆的,就这样都算是很不错的了。少数家贫或者格外重男轻女的人家,连身好衣裳都舍不得给闺女做,直接穿着旧衣裳嫁出去,爱面子的还会借一身八成新的衣裳当嫁衣,回头这是要还的。而那些舍不得给闺女陪嫁的,倒是会将所有的聘礼都给昧下。拿了聘礼不给嫁妆,亲家那边就算有意见,那也是冲着嫁出去的闺女发的,还能冲到这边来讨要?

    如此这般,倒是衬得那些将聘礼如数给闺女,再做几身衣裳,陪嫁一床被褥的人家,无比的厚道了。

    可惜那是之前了。

    谁让甄珠卖嫁妆的时间就是这么凑巧呢?她是想赶在她哥离家之前,将她哥未来一学期乃至一年的生活费给凑齐了,偏这档口又是农忙结束时,而每年的农闲却是家家户户开始说亲的时候了。

    等于说,甄珠给所有嫁闺女的人家当头一棒。

    那家当妈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一把拽开了二闺女,兜头就是两巴掌。

    忽的,村长脸色一变,闷头转身往外头走去,一直走到了村委里,喊了其他人过来开会,会议重点就是针对村里这些事儿。

    更别提,很多享受了全家资源供出去的孩子,最后的确是出息了,可他不一定觉得自己就有义务带着兄弟姐妹。哪怕往好了说,愿意拉拔你一把的,也得要你捧着哄着,你说些好听的把我伺候舒坦了,我再考虑一下要不要拉你一把。

    那家也一直挺不安生的,尤其在那事儿之后,刘家三媳妇被家里人狠狠的收拾了一番,从此抬不起头来,重活累活永远都是她的,吃的却是剩饭剩菜,她男人稍有不顺心还会抬手给她一巴掌。

    可李桂芳真没想到,毓秀啊,她连自个儿洗头都不会。

    还真别说,这话确实是有点儿道理的。

    李桂芳当然知道这人在拐着弯儿的骂她刻薄,也不恼,指着甄美直截了当的道:“你们养她那么些年了,也有感情了对吧?要不这样好了,来弟已经还给你们了,甄美我也不要了,全都给你!白送!”

    李桂芳眼见此行目的没达成甚至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赶紧叫停,又把甄美给领了回去。只是在离开甄家后,她猛的想起了一个事儿,扭头冲着甄讨厌喊道:“她不叫苗美!你要是真的不要,我回头给她上户口去,叫……叫苗福弟!”

    “对对,妈您说的太对了,珠珠啊!她叫甄珠,她真的就跟头肥猪一样!”甄伟笑疯了,边笑边挪到了来弟身边,小声的说道,“咱妈不识字。”

    到了岁数准备出门子的姑娘们心里很是不好受,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想起自家近乎卖闺女的行径,再看看人家……

 

-->>(第2/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