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3章第073章
    第073章

    严格来说,苗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成为过去了。

    还是彻彻底底过去了的那一种。

    要知道,往前二三十年,苗家一直都是精穷精穷的,这主要是缘于年代所限。想也是,在乡下地头,原本就是靠劳动力的多寡决定了家里的经济条件的。苗家人口太少了,自打苗光荣过世以后,李桂芳以惊人的魄力和速度跟公婆叔伯闹翻,至此苗家就只剩下了母子二人。哪怕后来何小红进了门,陆陆续续的生了娃,可这非但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反而让整个家愈发的困顿了。

    诚然,上头一直没有忘记这个烈士之家,可在前面那些年,是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困顿之中,就算帮扶又能有多少呢?单从每年的慰问品就能看出来了,最早是送一些口粮,有时候是粮油,还有类似于搪瓷缸子、搪瓷脸盆这样的日用品。这已经算是上面记得他们了,只是因为实在是拿不出好东西来,再有心也无能为力。

    李桂芳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她一直有小心翼翼的掐着钱和粮食,不敢多用哪怕一分一毫,怕的就是万一再来一回类似于□□这种可怕的灾难,上头管不了他们,她起码手里还有东西能带着家里人熬过去。

    幸好,可怕的事情并未发生,反而日子越过越好了。

    正因为整个国家都愈发繁荣昌盛了,像苗家这种烈士之家,在未来只会愈发的受到上头的关注和重视。原先有的福利一点儿也不会少,相反还会越来越多。

    ……

    何小红怎么也不会想到事情竟然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凡她能猜到这个情况,当初也不会让何小梅把她的亲闺女给换了。那是毓秀和甄珠没交换,自然也不会有后面被迫狠心再换一次的事情。

    在她看来,何小梅就是这一切事情的祸端。

    而现在,曾经是整个第三生产队最富裕的甄家慢慢的没落了,哪怕仍然是吃喝不愁,却因为甄兴华的调职回乡,跟队上其他社员也没太大区别了。偏偏苗家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尤其随着政策的放松,李桂芳凭借着娘家那边的关系,光农副产品这一块就挣了不少钱,还有就是上头对烈士家庭太好了,好到甚至会提前打听到苗家有几个娃儿,送衣服送文具,当然还有送钱和粮食。

    昨个儿,毓秀她们放学回到家时,其实已经很晚了。负责乡下慰问的干部们是上午九点多将将十点到的苗家,午饭是李桂芳强烈要求留在家里用的,不过大队长派了他婆娘和弟媳过来帮忙,还自带了不少吃食。之后,差不多到了下午两点多,干部们就离开了第三生产队。

    毓秀姐妹几个,包括来弟在内,都不清楚家里到底得了多少好东西,因为等她们放学回家,干部们早就走了个一干二净。倒是来弟,因为小学放学早的时候,她回家时虽说干部们走了,但家里还有不少留下来看热闹的社员们。可那个时候,李桂芳已经把该收起来的东西都收起来了。

    孩子们不清楚,不代表何小红也不清楚。

    那些过冬的衣服、文具书籍其实都不算啥,让何小红最眼红的是,下乡慰问的干部给了李桂芳一大沓的票证,还有用红纸包包起来的慰问金。除此之外,坛子装的油就有两大坛子,保守估计份量在十斤往上,厚实的布料也有的,棉花一包包的,甚至还有两床看着就特别厚实暖和的大棉被,上头还写着棉被二厂啥啥的字样。

    何小红整个人都陷入了自闭状态。

    她真的想不通,完全想不通事情咋就变成眼下这个状态了。

    要是当初没换孩子,那如今穿新衣盖棉被的人不就是她的亲闺女了?她是想让自己亲闺女去别家享福,让

    别家闺女来自家吃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