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28、交代
起来,跟春蚕结茧似的,免得她着风受凉。

    又问她,“饿不饿?”

    林若秋近来食欲大为减退,本来不打算吃东西,可见皇帝这般操心,未免他太过忧虑,还是微笑道:“臣妾正好觉得腹中饥饿,陛下让小厨房送点吃食来吧。”

    楚镇脸上紧绷着的肌肉总算放松了些,有胃口吃东西,就说明生机尚存,还有复原的希望。他便一叠声的吩咐魏安,想了想,还是亲自往小厨房走一趟——这宫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若秋的口味。

    林若秋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倒觉一阵酸楚,忙用被角抵着头,将那阵哽咽捱过去。

    皇帝再回来时,林若秋的脸色已好多了,她平静的饮了小半碗粥,向皇帝笑道:“现在就等阿瑛回来,这宫里便能热闹了。”

    楚瑛急匆匆的踏进宫门,只觉心乱如麻。打从得知母后垂危的消息,他心中的惶恐便未消停过,怎么会这样呢?他一直以为母后身子健朗,又无庸扰,这世间没什么可打垮她的。哪怕在从前略有嫌隙的时候,他也从未怀疑过母亲的力量,可就是这么一个无坚不摧的人,说病下就病下了,对他而言,甚至比天崩地裂更叫人难以相信。

    真是因为生育三妹后落下产疾的缘故么?还是,因当初的不孝之举,而令母后耿耿于心、积郁成疾呢?楚瑛不敢细想,当初他自请去往巴蜀,一方面是为了弥补罪愆,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母后无法谅解、为了避免难堪而做出的两全之举,但,他真的做对了么?对一个母亲而言,儿子不能侍奉身侧,才是最大的不孝罢?

    如今见了面,他该说什么话,母后又会如何待他呢?

    楚瑛惴惴的来到琼华殿中,见到林若秋的一刹那,心中所有的顾虑都化为乌有,他几乎是痛哭流涕的扑倒在床榻上。

    林若秋摸着他的头,温和地笑着,“你是小孩子吗?一见到母亲就哭?”

    说罢就拿手帕为他揩泪。

    楚瑛擤了擤鼻涕,不好意思的道:“儿子就算长到八十,也还是母后您的儿子,母后您难道不想认儿子么?”

    林若秋忍俊不禁,“你都八十,那母后岂不成老妖怪了?”

    心下又是一阵惆怅,别说八十了,她连儿子娶媳妇都没看到呢,正要说说柔嘉县主的话,楚瑛急忙将身后一人拽到跟前,“母后,还是先让古先生为您看看脉吧。”

    林若秋这才注意到他身旁跟着的那人——哪怕过去了这些年,大古还是从前那副落拓中年人模样,未曾露出半点衰老迹象,大抵是真的驻颜有术。

    比较起来,林若秋的变化就大多了,她有些羞惭的摸了摸脸,“蓬头垢面,让先生见笑了。”

    早知道就该对着镜子理理头发,儿子不打紧,外人见着难免失礼。

    大古却还是那副不同于流俗的派头,既不虚言奉承,也不落井下石,只道:“不过一张皮相而已,娘娘无须在意。”

    话说得很实诚,却叫人安慰许多,林若秋便笑道,“先生的道行越发精深了,倒叫人听不懂。”

    又深深向他作了一揖,“大老远让您赶来,真是对不住。”

    她真切的希望古先生能治好她的病,谁不想好好活着,何况,这世间有那么多值得挂念的人和事。

    只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再怎么心存希冀,也不得不顺应天意罢了。

    古先生诊脉有个毛病,别人是望闻问切面面俱到,他却是看相更重过看面——换了旁人,林若秋或许会觉得是个江湖骗子,可大古不同,他曾预言过阿珹是大贵之相,林若秋当时不相信,后来却果真应验了。她不得不对大古抱有一丝敬畏。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